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三)

第27集

大乘修行位阶实证(二)

由 正伟老师开示




上一集下一集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文字内容

各位屏幕前的观众们:阿弥陀佛!

现在各位所收看的,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三)”,也就是 平实导师的著作《法华经讲义》的导读课程。

在上一集的节目中,我们说到了近百年来,也许是数百年,华文佛教界中的这一些长老大德们,他们几乎没有人在说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证内容,并且指导弟子们完成这一些位阶的实证。我们说到了这百年的现况,以及背后的原因之后,我们才能再回到经文:忍辱心决定。

“忍辱”是指能安忍,也就是真正地接受与安住。也就是一位菩萨,他能明了自己现在修行的实况、通达了过现未修学的位阶;“心决定”则是说于此法得决定忍。任何菩萨道位阶上的修证完成,可以建立为法智忍、法智、类智忍、类智,也就是对于这个法完成了修证。所以,对这个法有了总相智之后,是因为自己有所亲证,明白了这个法,一路上去修证完成这个法在五蕴十八界上的现观,观其广狭,印可审定,才能够有在第一分总相智的智慧之后,或快或慢生起了彼此智慧在一切法中的全部安忍,能够安住在这个法上而心不动摇,就叫作完成了“法智忍”,也才能说是完整法智的证得。接下来才能依着这个法智、法智忍的内容,去生起触类旁通的一分类智,最后完成了类智忍,也才能说是完成了完整的类智。

例如在正觉讲堂,许多人因为 平实导师的慈悲摄受,在断我见、身见的须陀洹法上,以为说自己听懂了导师所说的断身见、我见的这个法,就认为自己完成了断我见的法智,也就是自己已经断了我见身见了,却不能够将其深浅广狭付之现前法上的观行与实践,所以无法完成断我见的法智忍。也就是这个法智他没有办法完整的成就,不能说为完成法智的修学。在二乘法上如此,更进一步的在大乘如来藏真如的现观上也是如此。讲堂中,法主视每一个学员都是久学菩萨,所以将自己的福德付之于弟子,去帮助弟子实证,但弟子却不能够看重自己,例如无法完成第七住位中此法的安忍,并没有真实的完成这个法的现观,所以法智忍不能成就,那当然法智也不能完成,最后就会退转。当然这背后最大的原因是因为福德不足,也就是这个人他是新学菩萨,并不是久学菩萨,所以他没有办法完成本来应该要具足的现观,现观不能成就,彼果的庄严就无法完成。

这一件事情许多门外汉不太相信,认为说:既然已经知道了断我见的内容,那为什么还会退转?乃至于明心了、见性了,竟然还有可能会退转?但他们却忘了 世尊交代的“真正的行不退是初地”,初地以前都有可能因为自己的原因(通常是福德不足),或者是他人的原因(例如恶知识错误的教导),因此退转。即使是有可能当生成就的二乘解脱道,在其中有四种果位的证得,而在四种果位之前,又各自有其向位,所以形成了四向四果的位阶。例如初果向位,是指尚未实证初果,但是这个初果所证的内容,欸!好像他也知道,却无法真正安住安忍于自己所知的内容。初果断身见我见的法智忍尚未完成,所以仍然没有证得初果,不算是须陀洹人,这时候就只能叫作初果向。解脱道中一直要到第三果叫作阿那含,也就是不还果、不退果,所以三果之前的果位都有可能会退转。与大乘法的智慧相比较,二乘法的智慧较为简单而浅薄得多,但是要完成其中不退转三果尚且很困难,更何况要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修行的大乘佛菩提道;五十二个位阶中,前四十个位阶都有退转的可能性,那就变成了理所当然,无可质疑。

所以真正的不退转菩萨是很难得的。也可以这么说,在初地之前果位的证得,是佛菩萨善知识帮助弟子证得了一个入手之处,接下来可以依持这个入处继续往上修行,也就是得到了一个向上的可能性(大门打开了),也就是这个果位它从入位心到满位心是有一段距离的,还得要靠自己懂得依止善知识、依教奉行,懂得广修福德现观、加上愿意消除性障,才有可能于此位得以满足而继续向上,否则就会很容易原地踏步无法向前。当然也有可能当事人受到了恶知识的影响,自己不要这个所证的智慧,这是因为在他的深心当中他无法接受,不能够安忍于此位的智慧,最后就决定了要退回到之前安住的阶位。在初果断身见我见上就是如此,所以我们在经典中会看到证得须陀洹后,因为不能完成全部的现观,所以不能够于自己已经亲证的法上安忍,所以导致修行的位阶卡住了,没有办法再向上,甚至会退转回到之前的凡夫位阶。

其中,即使是二乘解脱道的修学,随着修行人福德因缘条件的不同,表面上看似单纯的四向四果,其中尚且有着不同的状况,与果证上下的差别,例如在《中阿含经》中 世尊说到:【世尊告曰:“居士!世中凡有二种福田人。云何为二?一者学人,二者无学人。学人有十八,无学人有九。居士!云何十八学人?信行、法行、信解脱、见到、身证、家家、一种、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是谓十八学人。居士!云何九无学人?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护则不退不护则退、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是谓九无学人。”于是,世尊说此颂曰:“世中学无学,可尊可奉敬,彼能正其身,口意亦复然,居士是良田,施彼得大福。”】

在二乘解脱道中修行位阶的种类,光是四果阿罗汉位就有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的差异,再加上三果以前有退分的可能性,那么各位可以整理看看,即使是在四双八辈之中,尚且有进分、退分这许多种的状况差异,那么菩萨五十二位阶呢?在三大阿僧祇劫当中应当知道,那是更为复杂的事情。

所以 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说到五十二阶位时:【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于空,无我、人、主者,毕竟无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会众中,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

世尊说到,即使是衪自己说法法会时节,初会众中也有八万人退转,就算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在过去世中也曾经被恶因缘所害而退转过。只是经文中说得如此的明白,前文先说这是在十信位之后前三十位中,而后面接着说十种入地的位阶,在网络上却仍然有无智恶人,硬是要说经文此处的七住位是指七地菩萨,完全无视经文,睁眼说瞎话。但一样也有人认为他说的是对的,所以说末法时代,真是什么样的恶见都会有人信受。

在《经律异相》里面说到这样的一件事,就是须陀洹初果人行于退分事,后来又努力向上修行,终于至三果位而不退:昔有淫逸之人,也就是过去有好男女淫逸,然后心里想的都是异性的这一件事情,而且一直想一直想,没有办法离开这样的妄想——脑子里面想的、嘴巴说的,都彷佛在作梦一样。这个时候他的同修(家里的妻子)生病了,病到皮包骨,家中正好有一位善知识修行人来了,于是女主人就问这一位道人说:“我现在身体病患严重日夜痛苦,我希望能够把我心里的问题跟您询问,可不可以呢?”修道人就说:“你说吧!不要担心,如果有该隐藏的地方,我会覆藏不再告诉别人。”女主人就说:“我的先生多淫欲,昼夜都要缠着,夜夜笙歌、旦旦而伐,甚至在一顿饭当中都不让我休息,所以我因此而生了病,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修行人就说:“我教你,下一次如果你的先生再要靠近你的时候,你就这样子跟他说:‘这是一个须陀洹初果人所应该行的法吗?’”于是女主人就真的这样子告诉男主人,他的丈夫听到之后非常的惭愧,于是自己心里就这样想:“我是已经证得须陀洹的人,所以我不应该在这一件事情上面继续的用心了。”于是痛下决心,努力地思惟修证向上之法,就这样子一路修到了二果、修到了三果;得证三果之后,他自己已经晓得了,他已经完成了入灭之道,也就是他未来必定可以再顺序向上而进入涅槃,所以他就不再与家中的同修行男女之事。

这样一来他的老婆反而觉得很奇怪,就问老公说:“你现在是什么缘故,跟过去完全不一样啦?”老公就说:“那是因为我看清楚你了,我既然看清楚了,怎么可能再回去做过去的事情呢?”老婆听到非常的生气:“你说你看清楚我,那请问我犯了什么过失?我是一个贞洁之人,我并没有违背任何的过失,为什么你要这样骂我!”于是老婆就召集了亲朋好友,公开地宣称:“我的老公现在心意颠倒,永息亲情还这样子骂我,如是如是这般这般,请你们为我作个公道!”

老公就说:“停!停!不要再说了,我证明给你们看。”于是老公就去准备了一个大花瓶,外面画着非常漂亮的图像,但是花瓶里面装的是粪秽臭恶的东西,把瓶口牢牢的盖住,再用香花熏得香香的,拿回来给他的老婆说:“你爱我吗?”“爱!”“如果你爱我的话,你现在就把这个花瓶当作我,抱这个瓶子吧!”于是呢,他的老婆就把这个瓶子紧紧抱在怀中不肯舍离,这时候老公就一拳把这个瓶子打破,里面的脏东西蛆虫就流出来,然后就问老婆说:“你现在还能继续抱这个瓶吗?”老婆说:“那当然不行!这么脏的东西,我没有办法再抱。”老公就告诉他说:“我看你比这个瓶子更严重,因为对我来说,你的从头到脚,仔细的思惟也不过就是三十六物,各种的臭秽内脏不净之物,所以对我而言有什么可以贪著的呢?”偈言:“勇者入定观,身心所与尘,见已生秽恶,如彼彩画瓶。”

在这一段故事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老公原本经由善知识的帮忙,实证了初果须陀洹,但又回到了凡夫法当中,后来又因为善知识的一句话,让他下定决心重拾初果的实证,一路向上过了二果而实证到不退的三果。

好,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先为各位介绍到这一边。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


浏览量 2次

目录《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三)》

上一集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