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二)

第81集

龙女成佛之不可思议(三)

由 正墩老师开示




上一集下一集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文字内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三乘菩提系列弘法讲座。本单元是依 平实导师《法华经讲义》的内容,来解说《妙法莲华经》大乘佛法中圆教的唯一佛乘的道理,进行到〈提婆达多品〉中有关龙女的部分。

接下来的经文,也是 文殊菩萨赞叹龙女的功德。文殊菩萨回答了智积菩萨的提问,有菩萨因为修学《法华经》而迅速成佛,那就是龙王女;同时赞叹龙女的功德:【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妙法莲华经》卷4)龙王女“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不管什么样的定境、定力,以及相应的一切诸法,她全都了达,所以她在这样子的境界中,只要在一刹那间发起菩提心,也就是发起成佛之心,她就可以得到究竟不退转,而且具有辩才无碍的智慧,还能短短的几十分钟里就示现成佛了。

在《伽耶山顶经》中说到了不同阶段的菩萨发心的差别:【诸菩萨摩诃萨有四种心,能成就因、能成就果。何等为四?一者、初发心;二者、行发心;三者、不退发心;四者、一生补处发心。】最后身菩萨“一生补处发心”,不同于前三种菩萨发心,有极胜妙的功德,乃是“如果等有用”、“如车成运载智”、“如月十四日,如来智慧如月十五日”、“安住定地”、“如通达诸论智”、“从果生”、“学法王法能得自在”等,显然龙女是属于一生补处最后身菩萨的发心,因此才会如此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

龙王女她虽然现在还没有成佛,这时候的心地境界却是跟 佛陀没有差别的,是“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她很疼爱所有的众生,犹如自己刚刚出生的孩子一样。才刚出生的婴孩,什么都不懂,很依赖父母。她的心态是觉得众生都很依赖她,因为很多众生需要她来度化,必须要依赖她才行,所以“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如来对一切种类不同根性的有情,也是平等看待,一视同仁,不会因有情的烦恼染污,甚至有罪业在身,因此对之睥睨轻视、不屑一顾。看待所有的有情都是像无知的初生儿一样,不会因为有不同善恶染净差别而有分别;就如同世间人看待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天真无邪,对初到世间刚刚开始接触认识,没有什么分别,因此没有什么分别而起的执著,也没有能力造作善恶业。在《大方等大集经》因此说:【佛于诸众生,不耻恶种姓,一切如赤子。】(《大方等大集经》卷47)而龙女具有像如来这样子大悲无缘慈的功德,当然可以说和如来没有差别。

而且龙女她又是“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成佛所需要的功德都已经具足了,所以在龙王宫中有时也为菩萨们说法。佛法中,功德有几个面向,大致上我们由赞叹如来的文字可以稍稍理解一点;比方说,我们都说如来是福慧两足尊,也就是佛在福德与智慧的功德是圆满具足的。进一步地说,透过佛的十号的内涵,也可以理解一部分如来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阿含经》中有说到佛法修行的六念法,以念佛的十号来念佛功德:【汝当念佛诸功德,忆佛十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名念佛。】(《别译杂阿含经》卷9)只有到达佛地,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功德具足。

具足成佛功德的龙女为那些菩萨们说法,而那些听法的菩萨们则是七地满心和八地、九地的菩萨;她为这些菩萨们说法是“心念口演”,她想什么法,就讲什么法,凡是想到的而讲出来的法“微妙广大”,所说的都是很微妙的法,而且非常的广大;你无法想象她所说的法,可以函盖到这么广的层面。这就相当是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功德。

接下来,文殊菩萨继续这样称赞龙女功德:“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这是说,文殊菩萨说明“龙女她的心地既慈又悲,想要利乐众生,而且不忍看见任何众生受苦,所以叫作慈悲”。《大智度论》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大智度论》卷27)而且“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龙女慈悲正是体现佛法成就的典范。而且龙女不曾跟任何菩萨有过任何争执,心性很仁爱而礼让的,她的心志非常温和、非常儒雅,而她是随时可以成佛的。而最后这句话,文殊菩萨总结以上对龙女的功德,总结说龙女是有能力随时可以达到菩提道的究竟位、圆满大菩提果。

如来的功德相,其中有一个殊胜处,是其他阶位的菩萨所不能达到的,那就是一切功德已圆满。关于如来功德圆满之相,弥勒菩萨说:【云何圆满?谓诸如来成就三界及出世间一切功德。彼出世间所有功德,超过一切语言行路,是故如来一切歌咏所不能及。由此因缘,弥应赞叹。】(《瑜伽师地论》卷74)而 文殊师利就以这样子公开地将龙王女的殊胜功德宣说出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在场的有无数人天,当然还有无数的菩萨、声闻,而且 释迦如来的十方诸来化身佛,也都在现场,当然 多宝如来也还没回去本土。那么龙女的真实身分究竟是什么样的菩萨?文殊菩萨为她的事情,可以当着十方来的化身佛、当着应身如来 释迦佛及 多宝如来面前这样讲,说她已经可以成佛,这必定不是虚假。而且这还要有一个前提当作基础,是什么身分的菩萨,可以说出龙女成佛的事实?如果 文殊菩萨不是如来倒驾慈航,能有身分当众说这些话吗?而祂的目的也是要显现:释迦如来座下的僧宝之中,像这一种胜义菩萨僧是不可思议的。龙王女就是胜义菩萨僧,虽然当时所示现的身分,既不是出家人,也不是男众,而是女人身,但龙王女显然已是妙觉菩萨。而如果妙觉菩萨还不能称为胜义僧,那有什么人可以称为胜义僧呢?

文殊菩萨说完这段对龙女即将成佛的话,智积菩萨当然故意要为大众质疑,这样施设的方便,才有机会解除大众心中的疑惑,这正好是智积菩萨在法华会上所扮演的角色。接下来的经文,智积菩萨针对 文殊菩萨说明龙女能迅速成佛以及赞叹她的功德之后,提出来质疑:【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妙法莲华经》卷4)智积菩萨的回应说:“我看见释迦如来,是于三大无量劫中难行的苦行都去行,别人作不到的祂都作得到,这样的修行自受用功德、累积他受用功德,就这样子不曾止息过,求菩提道未曾止息。”智积菩萨表明说:“我看见释迦如来,在无量劫难行的苦行修得太多,”很难行的苦行是修过无量劫而不断累积了一切功德,“是如此来求佛菩提道而精进未曾止息,才能成佛。”累积了一切功德,有积功与累德两个不同的层面,功是自受用,德是他受用;功就是功能,不断地修行智慧与福德,把自己所应该具备的如来藏中本有的功能借着修集福慧而全部发起,这就是积功。

同样的道理,当你大乘佛菩提见道开悟后,再修行到七地、八地、九地,但对于如来藏全部的功能,仍还没有具足了解,所以要继续往上修行;修到妙觉位,积功才算完成,你对于如来藏的一切功能差别才算完全了知,但还无法全部发起来使用,这叫作一切种子的智慧已经具备了,得到自受用的功德了。佛地所证圆满智慧四智圆明,大圆镜智是摄于佛的自受用身,平等性智是摄于佛的他受用身,而成所作智则摄于佛的变化身。因此佛地的智慧所证的智慧依于佛三身而所显、所生的色法及身口意行,或以身相、或以言说、或以神通神变等等显示来教化利益众生,而有他受用的功德。

光有智慧不行,这只是自受用,还得要有他受用的部分;若还没有他受用的部分,福德就不算圆满,还不能成佛,所以还得要有他受用的部分,这部分便叫作德。德就是在成佛的过程中,不断利乐众生,永无穷尽地利乐众生,这样叫作“累德”;乃至将来成佛以后,继续不断地利乐众生,也是累德。把很多利乐众生所成就的功德累积在一起,使他受用功德完全具足圆满;越是去利乐众生,就越有智慧能利乐众生,也就越有智慧使利乐众生的功效达到最大,然后能利乐的众生就越来越多,因此福德就跟着越来越广,这也叫作累德;这就是他受用的部分,这个福德也必须圆满,这都是要历经三大阿僧祇劫去修行。弥勒菩萨开示如来的功德相中,其中有一个殊胜处,就是有对一切有情有他受用的能作有情利益事业:【云何能作有情利益事业?谓舍所得广大无罪所有安乐,方便示现利他加行,是故能作利益他事。】(《瑜伽师地论》卷74)

像是如来这般难行的苦行,环顾当今佛教界,实难奢望有所作为。身为菩萨本应心怀慈悯众生之心,而不是自扫门前雪的自了汉心态,因此已见长久以来众生被误导,岂能袖手旁观,任众生堕入邪见深坑而不置一词!正觉同修会长久以来所作的,只为将附佛外道的假藏传佛教——喇嘛教逐出于佛教,让部派佛教遗绪六识论邪见不再误导学佛人,让佛教回归 如来本怀,回复清净;也让喇嘛教回复自身的喇嘛教,不再攀附佛教。但这样端正佛教门风的善行,也是端正社会风气、端正视听的善举,却长期遭受污名化、打压、迫害,所幸总还是有智慧的明眼人,可以因此得到利益。但菩萨这一切所为虽然不容易,但这些难行苦行,再怎么样也还比不上 释迦如来的无量苦行。单以 释迦如来求法来说,奉事善知识如何艰辛,从《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便知一二。如果菩萨为了护法,即便遇到了外道来害命,也是一世之事,死也只是须臾痛苦。

世尊在菩萨位的修行过程当中,与所有成佛前的菩萨一样都曾经修了很多的难行苦行,这是菩萨必经的过程。但这种难行苦行,不是苦行外道所修的自苦其身的苦行,因为苦行外道那种自苦其身的方式,仍然是对我与我所有执著贪爱没有断除。菩萨的难行苦行,是对于佛法中的苦——三苦、八苦——具有具足的通达胜解,深知其过患,心中毫无爱染。不但如此,也有具足的智慧,能够断除一切苦的积集,澈底的离苦。但由于怜愍众生的无明,虽然有能力能离苦,却丝毫不顾念自己,以所证佛菩提无我的智慧,在人间忍受一切苦,只为了度众。

《大乘庄严经论》中就以五种的行相,来说明菩萨的特质:【菩萨有五种相:一、怜愍,二、爱语,三、勇健,四、开手,五、释义。怜愍者,以菩提心摄利众生故。爱语者,令于佛法得正信故。勇健者,难行苦行不退屈故。开手者,以财摄故。释义者,以法摄故。此五种相应知,初一是心,后四是行。】(《大乘庄严经论》卷13)这是说明菩萨为了让众生得证智慧、解脱,都是有心心念念怜愍众生的悲心,而以爱语、财施等种种摄受众生方便行,也有法施的利益众生行;且能为此忍受苦难,坚持不退勇猛精神。例如,较广为流传而众所皆知,佛陀往世本生因缘中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等许多怜愍救护一切有情而作的内财布施。有一世,看到饥馑心慌的老虎没有奶喂小虎,为了能让虎母子都能够存活,舍自己的身体给老虎;当国王时,为救一只鸽子,舍自己的肉去让老鹰吃。又如 佛陀往世也曾为了度一个跟佛法完全无缘的女人,就这样陪她一辈子,然后下一世就把她度了。就这样一世又一世修行,许多人作不到的,祂都去作。这表示说,这难行的苦行,菩萨若没有经历过,是不能成就佛道的。

《大乘起信论》:【又此菩萨一发心后,自利利他修诸苦行,心无怯弱;尚不畏堕二乘之地,况于恶道?若闻无量阿僧祇劫勤修种种难行苦行方始得佛,不惊不怖。何况有起二乘之心及堕恶趣?】但是你要想一想,这种委屈不算什么,释迦世尊以人天至尊的身分,有时定中天耳清澈,听到某某外道在骂自己;到天亮时,世尊就提前去托钵,其实托钵时间还没有到,就先到骂祂的外道处所,直接问说:“你昨天晚上骂了我什么、什么、什么。”全都讲出来,那外道只好承认。因为人家都知道了,只好承认。然后 释迦世尊就说:“我且不说我的法,我就用你的法来说给你听。”就把外道的法说得很详细,连外道自己都不知道还有那么多法,然后外道说:“奇怪!我自己都不知道有这些法,你怎么知道?”然后 世尊看他信受了,接着才说:“你这些法什么地方不对。”然后才开始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外道听进心里去了,世尊又开始说:“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然后便讲了“苦、空、无我、无常”等八圣道之论,外道就成为佛弟子。

如来有许多功德中,就是因为有这种对大众说法施以言教增上力的缘故,而显示出如来无碍解的功德;因为如来具有可以降伏一切外道的能力,而于一切皆无所畏惧的功德。然而,有的外道是完全没有办法被度的,因为得度因缘还没成熟。释迦如来为他解说一大堆,他就是听不进去。虽然如此,至少那外道以后不敢再骂 佛陀了,那么 世尊才离开外道,进入村镇去托钵。以人天至尊身分,为了外道、为了凡夫众生们,都亲自去跟外道论法。世尊是人天至尊,尚且都亲自去作,我们去作一些的事情救护众生就不委屈了。这便是菩萨行中,为救济利益一切众生而本大悲愿的不可思议难行苦行。如《大方便佛报恩经》中所说:【释迦如来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难行苦行,发大悲愿:“若我得成佛时,当于秽恶国土,山陵、堆阜、瓦砾、荆棘,其中众生具足烦恼,五逆十恶,于中成佛而利益之,使断一切苦,获一切乐,成就法身,永尽无余。”】(《大方便佛报恩经》卷1)

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一集的解说到此。

阿弥陀佛!


浏览量 65次

目录《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二)》

上一集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