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

第72集

佛法解脱的前行资粮(下)

由 正伟老师开示




上一集下一集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文字内容

各位萤幕〔屏幕〕前的观众们:大家好!

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的节目,也就是本会导师 平实导师的著作《涅槃》的导读课程。

在上一集的节目中,我们说到:摩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王,早在 毗婆尸佛的时代,他就已经是作国王。当时国王要供养 毗婆尸佛及僧团,结果国王的厨师们准备了食物之后,自己先偷吃了,这样子就会变成剩下的食物成为残食,而将此残食供养给 佛陀与僧团;厨师们犯下了盗用三宝物的罪业,由于这样罪业的缘故,他们死后投生到地狱去受苦报;地狱的苦报结束后,接下来他们就投生为依靠他人的残施而活命的饿鬼。

在经历了 尸弃佛、毗舍浮佛这样子长时间的受苦,到了 拘留孙佛出世的时候,这一群人还是饿鬼之身。他们终于有机会请示 拘留孙佛:到底要到何时,他们才能脱离于饿鬼道的痛苦?拘留孙佛知道他们受苦的时间还非常的久远,所以要他们继续地等待,把这个问题去问下一尊 拘那含牟尼佛。然后他们终于等到了 拘那含牟尼佛出世,他们又去请示同样的问题,结果 拘那含牟尼佛又要他们再继续等待,去请问下一尊佛 迦叶佛。直到 迦叶佛出现于世间,他们又来请问,迦叶佛才告诉他们:他们将会在 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才能够脱离饿鬼道。

终于一直受苦熬到了 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恰巧频婆娑罗王又是摩揭陀国的国王,也是教团的大功德主,他供养了竹林精舍给 佛陀与僧团;但是,当时频婆娑罗王并不知道有这一些事,所以没有将这一些功德回向给累劫的这一些眷属们。所以这一些饿鬼得不到他们长久以来所期盼的功德,不能够脱离苦果。这些饿鬼们完全地绝望了,他们好不容易熬过了这么多尊佛、这么久远的时间,又遇到了原来的老国王,竟然没有办法在 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脱离饿鬼的痛苦;因此在夜晚的时候,他们在频婆娑罗王的御花园里面大声地哭嚎哀叫。

频婆娑罗王听到以后感到非常的恐惧,第二天早晨就去请示 佛陀这一件事情。佛就把这一些饿鬼的故事因缘告诉了国王,并且告诉频婆娑罗王:“大王想要帮助他们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护持佛法的功德回向给这一些饿鬼。”于是频婆娑罗王就将供养 佛陀与僧团的功德,遵照着 佛陀的教导回向给这一些饿鬼。此时饿鬼们非常的欢喜,就不由自主地喊出:“善哉呀!善哉呀!”发起了欢喜随喜的心。在饿鬼们随喜功德之后,他们终于获得了一分的福德,最后这一群饿鬼们凭借着这些福德,不但脱离了饿鬼道,而且投生到天界去作天人享福了。

这个故事让我们确认了,若是没有人天二乘福德的三恶道众生,在佛法上要得到解脱的实证,几乎是不可能的。佛弟子得要一世又一世地修行,渐渐累积各种世间与出世间的福德功德,才能够完成涅槃的实证。所以佛经上说到,光是要在佛法中实证见道的初果,得要“无量百千劫,一心虔恭求”,至于成佛则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学。例如频婆娑罗王,虽然在 毗婆尸佛的时代已经是国王,广大信受供养三宝,到了 释迦文佛时代继续修学供养,佛陀接受他的供养,在竹林精舍度过了六次的结夏安居。频婆娑罗王可以说是 释迦世尊最初的护法国王,但最后受到宿业的酬报,被儿子关在牢狱之中,佛陀派出了富楼那尊者为他说法,因此他证得了三果阿那含,也未能得证阿罗汉果;接下来还得承事供养 弥勒尊佛等等无量诸佛,未来才能够完成佛果的实证。至于那一些厨师们,未来成佛之路可能就更为久远了。

所以,如果我们能用佛菩提道长远成佛的过程来看,每一位佛弟子从初发心到成佛的路上,是连续的进行式,佛菩萨对于弟子的摄受从来就没有中断过,特别是佛菩提道。大乘佛法中,受了菩萨戒才是实质的菩萨,而菩萨戒乃是一受永受直至成佛。从 世尊的本生故事中,我们可以印证到 释迦世尊过去生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一直都受到诸佛菩萨的护佑,从未间断。例如诸佛世尊对于前面所说的厨师饿鬼转生天人的摄受,那是一直延续下去的,直到穷尽未来际到他们成佛,这些道理在 世尊所说的法义,以及无数的本生谭的实例中都为我们明白开示了。所以,佛弟子不应当自我设限,把自己绑死在短短的一百年、几千年、几劫之中,佛法的修行,特别是佛菩提道的修行,是应该向前看而且向后延续到无量生的。

我们就以 释迦世尊对于弟子眷属的摄受作为实例,在《增壹阿含经》中说到:【尔时,释提桓因白世尊言:“如来亦说:‘夫如来出世必当为五事。云何为五?当转法轮;当度父母,无信之人立于信地,未发菩萨心令发菩萨意,于其中间当受佛决。此五因缘如来出现必当为之。’”】(《增壹阿含经》卷28)

一时,帝释天王向 世尊禀告:“如来呀!您曾经说过,如来出世一定会完成五件事情:第一,如来会转法轮说法;第二,如来会度化一切的父母众生;第三,如来会教导改变那些无信无福的恶种姓众生,改立于有信有福的善种姓;第四,如来会教导尚未发起菩提心的弟子,能够发起广度一切众生而转为菩萨的作意;第五,如来会在前面四项事业的过程之中,一直摄受弟子、引导弟子向前。以上所说的五种因缘事业,如来必定会去完成。”

好,各位可以看到,这里所引用的是《阿含经》中 世尊的开示。现在很多人说:释迦世尊已经入涅槃了,灰飞烟灭了,已经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大众对祂老人家永恒的怀念了;所以根本就不承认 释迦世尊对弟子“于其中间,当受佛决”的法教。这些人已经成就了谤佛、谤法的罪业而不自知,并且他们没有想到,认为 世尊入灭就是什么都没有,这正是断灭之论,乃是 释迦世尊在诸经典中所极力破斥的邪论。

看完了以上的经文后,我们可以看到,世尊说佛出世必定会作到的五件事,其中的后三件因缘事业:无信之人立于信地;未发菩萨心令发菩萨意;于其中间,当受佛决。这些正是指 世尊会持续地摄受弟子们完成人天二乘的福德与功德。大家想想看:要让所有的众生从最初的无种姓或者不定种姓,渐渐地具足了人天福德,转变心性成为能修学佛法的三乘种姓,于此中间容不容易?那是一瞬间就能完成的功业吗?显然不是;那是一生或一劫就能完成的吗?显然也不是。这就是为什么 佛在自述祂自己过去生当菩萨时的种种本生故事中,大部分的篇幅介绍:菩萨在大部分的时间当中,并不是在禅坐、拜佛、读经,而是在完成各式各样各种层次的波罗蜜,也就是菩萨的功德事业。

这一点连修学二乘佛法解脱道的南传佛教也明白,赞叹 释迦世尊过去世所累积的功德波罗蜜无量无边,早已经远远地超越了成就阿罗汉所应具备的程度;也就是他们认为 世尊在很久以前就可以成就阿罗汉入涅槃,但是 世尊慈悲特重,不舍众生,为了有缘众生而行持无量的菩萨事业,累积了无边的波罗蜜,因此才能够成就佛果。所以,任何一位阿罗汉都不堪被称为佛陀,虽然佛与阿罗汉都完成了解脱道上四果的实证,但两者之间是完全不能相比较的;悲哀的是,号称大乘佛法的汉传佛教内部,竟然有很多人不了解这一点,进而谤法、谤佛。

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举出现代泰国佛教中的一段公案,泰国佛教公认阿姜曼是一位阿罗汉,真假与否我们在这里不讨论,在阿姜曼的传记记录里面提到:阿姜曼证得解脱后的接下来几个夜晚,过去诸佛与其阿罗汉弟子们,前来恭贺他的解脱。某晚,某一位佛陀在十万阿罗汉弟子的陪同下来看他;又隔一晚,另一尊佛带领近百万的阿罗汉弟子前来。每一晚都有不同的佛陀,带着不同数量的阿罗汉弟子前来赞叹他。阿姜曼说:“每尊佛陀所累积的波罗蜜不同,因而跟随在旁的阿罗汉圣弟子数量也有不同,这就是上一尊佛到下一尊佛之间有差异的因素。”

阿姜曼对于真正的佛陀与阿罗汉没有疑惑。【……他还会感到困惑的是:佛与阿罗汉证得无余涅槃后,应该已无任何残留的世俗因缘法,为什么却仍可以身体的形式现身?佛陀对他解释这个问题:“如果已证得无余涅槃的人想要与那些尚有余蕴且已证得有余涅槃的阿罗汉互动,他们就一定会暂时呈现出世俗的形象来和他们互动。然而,如果双方都已达无余涅槃,那就完全不需要再用世俗的身体。因此,当处理世间法的时候,才有必要使用世俗的身体;但当世间法已经完全超越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问题了。”】(《阿姜曼正传》,乔正一译,佛陀教育基金会,页215-216。)

各位可以看一看,即使是以修学解脱道南传佛教的看法,佛陀入涅槃后是否就是什么都没有了而成为断灭呢?显然不是。南传佛教的出家人只受沙弥戒与比丘戒,修行只是为了尽快成就阿罗汉果入灭;而大乘佛法的出家人受了三坛大戒,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成就圆满佛果。结果现在南传的出家人承认 佛陀入涅槃非断灭,而大乘的出家人却说 佛入涅就是什么也没有了,公然地否认了 世尊在《阿含经》中所说“于其中间,当受佛决”,有时真的会令人觉得是否双方的角色被互换了?

了解了佛法有五乘次第,以及 世尊不住而常住的道理,我们就可以回到教材的第115页,平实导师开示说到:【了解“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以后,还不能修学声闻解脱道,因为还没有修学的动机或动力,而只是解脱道中的基础知识,原因是善知识还没有激发学人出离三界生死的动力。所以接着必须深入了解“欲为不净”,知道人间和欲界六天的五欲不清净,生起远离欲界之心,才会想要出离欲界境界而想要生到色界天中,于是愿意修习梵行远离欲界五欲,以及修习禅定而后证得初禅或更高的禅定,将来才能生到色界天中;有了初禅的实证,取证三果解脱涅槃才有可能;若无初禅或更高的禅定实证,而言已证三果涅槃,都属妄想空言。如是正理以及圣教,具足解析于拙著《阿含正义》中,此处不复赘述或援引。证得禅定之后,住于清净而无欲的色界境界中,死后将能往生色界天中;但仍未脱离色界生死,也还没有动机想要出离色界生死,还得要了解“上漏为患”。】(《涅槃》上册,正智出版社,页115-116。)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先为各位介绍到这一边。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


浏览量 861次

目录《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

上一集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