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

第119集

佛法圣道之心性与智慧(四)

由 正元老師开示




上一集下一集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文字内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这个单元,我们继续跟大家介绍“佛法圣道之心性与智慧”(四)。

上一集我们谈到五阴所起见闻觉知等等的我的相用,都不是自己有,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借由因缘所转变而生起的,因此说五阴不是我。

此外,众生的五阴身中没有住着独一不二、常恒不变的见闻觉知等我。如何可以知道?假若有见闻觉知的我住在众生的五阴身中,则众生不待六根接触六尘后才有见闻觉知,可是现见众生在六根接触六尘以前,这个五阴身是没有见闻觉知的。或是说,如果有见闻觉知住在众生身中,则众生应该能见闻觉知身中的五脏六腑,现前观察众生并没有这样的能力,因此说众生的五阴身中无我。

了解了五阴不是我、五阴中无我的人无我道理后,接着说法无我。法无我是指器世间森罗万象的一切万法,没有众生所认定的真实自性,也没有众生所认定的真实胜用。世间众生由于无明、业力、异熟果报等缘故,对世间万法有各种计著的法相,依所计著的法相生起各种名想,依所计著的法相名想起各种虚妄分别。认定世间万法、每一种法都是真实有,每一种法都有各自的法体、法相、法用,一切世间万法是真实不虚。现前可见,有青黄赤白、有长短方圆等色尘法;现前可闻,有鸟声、人声、风声、车声等声尘法;现前可嗅,有花香、水果香、屎臭、尿臭等香尘法;现前可尝,有酸甜苦辣等味尘法;现前可觉,有冷热痛痒等触尘法;现前可知,有喜怒哀乐等五尘上的法尘法。世间众生认定衣服真实,衣能蔽体;认定车子真实,车能乘人载物;认定房子真实,房能遮风避雨;认定这个身体有血有肉、会痛会痒,是真实的法。众生认定世间万物万法各有真实作用可得,看得见、摸得着、觉触得到,因此怎么可以说法无我?怎么可以说世间万法虚妄不实?这对众生来讲是难以信受的。

又有些学人对于法无我也是有疑惑,认为:“虽然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一切法无常无自性,能够理解也能够观察得到,但一切法的作用是真实,如何能说万法虚妄不实?如何能说一切法空?”很多佛弟子有类似的疑惑在心中,一直无法开解,这些问题其实就是 释迦如来应化世间说法四十九年,教导众生出离苦海的意旨所在。人天善法是有我的法,解脱道是人无我的法,佛菩提道是人、法二无我。这是说有我之法是虚诳不实,是凡夫有情生死轮回的根本。二乘解脱道所说的法是人无我的法,能得小解脱小涅槃,是有办法断人我见,证人我空,舍报后能够不再有未来世的五阴身心出现在世间,无余涅槃中独存本心如来藏寂静自住,这就是灰身泯智的二乘解脱道。佛菩提道所说的法,是人、法二无我的法,这是大乘菩萨所修的法,因为菩萨慈悲众生,不求自身安乐,但愿众生能离苦。菩萨能发广大菩提心,能依如来藏修六度万行,能断人、法二我见,能证人、法二我空,能成就无量功德,能有三身常住世间利乐众生。这些道理,就是 世尊五乘道法的我与无我;简而言之,有我就会生死轮回,无我才能解脱涅槃。

世间万法虚妄不实、一切法空,对此道理,众生无法接受,不能安忍,其来有自。因为世间有情不晓得生命实相,不知道万法本源,不明了真心如来藏,因此对一切世间万法有无明、有执著,迷惑于因缘和合的假相。对于自心真如这个大幻师如来藏,祂所幻化的法、所幻化的人、所幻化的物、所幻化的心,有无穷无尽的妄想颠倒。非法认定为实法,非人认定为实人,非物认定为实物,非心认定为实心,无量世的生死轮回,竟然只是因为这个美丽的错误,这一场亘古不变的误会,让众生枉受了说不尽、道不完的苦难,实在令人不胜唏嘘。众生如果想要觉悟这个真理,离开生死轮回,唯今之计,只有早日寻觅真实善知识,以求出迷之道。真实善知识在哪里?就在 平实导师所领导的正觉教团,末学在这里只能略说。

世人所见闻觉知的法,有是一边、无是一边,生是一边、灭是一边,见是一边、不见是一边,闻是一边、不闻是一边,……众生在这一边的法上,千般思量,万般计较,永远都只看到一边的假相,看不到没有边的真相。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误会产生了;有了误会,后面生死轮回的故事,你就编不完。什么是一边?前面所说:众生认定世间万法,每一种法都是实有,每一种法都有各自的法体、法相、法用,一切法是真实不虚,现前可见有青黄赤白、有长短方圆等色尘法,现前可闻有鸟声、人声、风声、车声等声尘法,现前可嗅有花香、水果香、屎臭、尿臭等香尘法,现前可尝有酸甜苦辣等味尘法,现前可觉有冷热痛痒等触尘法,现前可知有喜怒哀乐等五尘上的法尘法。世间众生认定衣服真实,衣能蔽体;认定车子真实,车能乘人载物;认定房子真实,房能遮风避雨;认定这个身体有血有肉、会痛会痒,是真实等等。这些就是众生所认定的一边。当前面所说所见、所闻、所觉、所知的法,因缘消散、坏灭之时,众生又认定诸法真实无,这又是众生所执著的另一边。一边之法是假相,是虚妄法,是颠倒妄想的法,是生死轮回的法。

什么是没有边的真相?当你有因缘亲近 平实导师或正觉教团,修学三乘菩提,善根福德因缘纯熟时,证悟了本心如来藏,能安忍、能转依,发起了慧眼,生起般若实相智慧时,你就能看到一切法,它不是有,也不是无,一切法都只是“像”,只是“似”;也就是你能在万法万物上,除了能看到世人所见的假相外,也能看到万法万物的真相,假相跟真相和合,真相与假相同在一处,真相离假相不可说,假相离真相不可得。不可说是有,也不可说是无;不可说是生,也不可说是灭,只能说是像、是似、是幻。一切法从本以来就是离二边,世人只因为妄想颠倒,认假为真,所以永远只见一边;当你能清楚看到一切法的真相与假相,就称为看到了无边相,那么这一场生死轮回美丽的错误,这一场亘古不变的误会,从此就能渐渐解开,自己就能从人生的大梦中觉醒过来,不再编生死轮回的故事。

因为中国有传统儒家的根基教养,有“仁义礼智信”的修养心性,这些道德的熏习,是跟佛法中次法所说的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极为相应,有了这样的善根福德,所以中国自古以来百姓对佛法思想教化的接受程度很高。因为人人家中已经有了根深柢固的儒家道德观念,由此发展出来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大同的社会。在这个传统治国传家的基础上,已经可以直接教导佛法的三乘菩提,这就是为什么佛法在中国能够兴盛的原因。

但是如今,很不幸的,现在社会风气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儒家的根基教养丢了,仁义礼智信没了,温良恭俭让也不见了;处处标榜着功利主义,偷拐抢骗不知羞耻,酒精毒品泛滥,造作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种种恶业,不信善恶因缘果报,内心没有是非,只有利害得失。这种不仁、不义、不礼、不智、不信的风气,已经跟佛法不相应,跟三乘菩提格格不入了。因此,现代修学佛法的人很多,而能证悟佛法的人却很少。此外,也有假名善知识妄说佛法误导众生,他们否定根本识如来藏的真实存在,否定生死轮回的主体识,妄说佛法只有六个识,把 世尊所说八识论的中道佛法,说成六识论的断灭见的外道法。有人依此修学,便误认为佛法讲的我空、法空,是什么都空,变成没有未来世、没有地狱、没有果报可言,这是很危险的!

道德品行是人类应该共同遵循的规范,现在的社会应该提倡“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德,每一个人都应该修养这些道德,要能普遍发扬五常的美德,才能断除世间的恶因恶报,社会才能和谐稳定。至于有心修学佛法的人,更应该努力改变自己的脾气毛病,努力实践“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德,让自己能因为次法的修学圆满,能早日亲证三乘菩提,发起佛法中的解脱德、般若德、法身德。如果佛弟子不仁、不义、不礼、不智、不信,没有基本的人品道德,不只是自己一生失败;用虚假的心来学佛、学菩萨,虽然学了很多佛学名词,却不能了解其中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只会让人讥笑,学佛越学越不像人!

中华传统优良的精神文化,五常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它是世间品德修养的轨范,也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这也是人的伦理原则,用来处理跟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来组建社会。依五常的伦理原则相处,就能直接沟通;去掉各种间隔,彼此能够相互感应和合融洽。所以五常的道理,确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和谐原则;这也是佛法的基础,特别是大乘菩萨道的行者,有大道心的众生,不仅要能学识渊博,还要品行端正。古人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指的就是有教养的人,应该是知识广博、品德优良、身心健康、人格完美、情趣高雅、志向远大的人,这便是佛法中的次法。

“仁义礼智信”五常,是基本做人的道理,也是佛道的基础,它是欲界人间的常道,也是欲界人间经常不变的法则,跟佛法所说的五戒是相通的,都是属于次法。仁,是推己及人的意思,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对待任何人,他会设身处地的想:“我这样对待别人,人家愿不愿意接受?”人家不能接受的,我们就不可以做;别人这样对待我,我不能接受,我就不可以用这种心态对人。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感通,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同情共感。仁的本义是慈爱,能够慈爱众生的人,为人自然忠实厚道不奸诈,言行敦厚而不轻薄。之所以能慈爱众生,则平时必然心存敬恕,能敬持己身、严以律己,能宽恕待人、将心比心;行慈爱的时候,特别要能约束自己的私心,克制自己的私欲。因此说,仁是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缺少仁慈之心的品格就有缺失。

义,是一个内容丰富的道德范畴,义不仅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个人道德修身的重要价值。义是人性的规定,所谓“羞恶之心”,羞是羞耻自己的不善;恶是厌恶他人的不善。羞恶之心是一种情感的意识,是一种防范错误的意识,能够促使人们控制欲望和负面的情感,不去做那些不该做的事。古人说:“见得思义,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的便是个人取舍的标准。义也是“合理地处理事务”,义是公正合宜的道德行为,也就是做事能遵循内心的道德约束,去做应该做的事。义也是能为社会、为别人服务而不求报偿的精神。义能妥善应对经与权的矛盾,“经”是指伦理道德的主体品格,强调道德原则的普遍性,强调坚守道德原则的重要性;“权”是道德价值的具体的运用,可以灵活掌握、变通对待。“权”的变通并不能离开“经”的原则,而是更好地实践经的原则。《公羊传》说:“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这说明权者与变通,表面似乎与经的原则不一致,甚至违反了经的要求,实质上却是真正遵守了道德原则,完成了经的使命,达到了善良人性的目的。

“礼”是什么?礼就是节制人的情感。人在社会中不能我行我素,礼是对人的视、听、言、动有着合宜的规范,所以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因为人有七情六欲,若过度放纵声色、物质、名利、欲望的追求,会使人迷失本性,造作恶业。一个人的本性,也就是人性,人性是指中华传统五常的美德,也是佛教五戒十善的人天善法;人性一旦失去了,那么就会沦为兽性。因为人的情感强烈容易出错,所以要节制,因此人们的言行举止要借由礼仪的规范来纾解人的情感。狭义而言,礼是专指礼仪的形式;广义来说,礼即是社会整体的秩序。礼的范围很广,世间法、佛法都说礼仪,《中庸》说:“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佛法也说:“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佛教制戒的比丘二百五十戒中,十戒为本,二百四十戒为礼仪。菩萨戒中也说摄律仪戒,所以佛法中的戒律,也含摄了威仪、礼仪。礼是行为的轨则,含有人对德性的追求,对和谐的追求,对人本身的期望,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礼也是审美情趣的重视和培养,礼能协调、和谐万物的秩序。

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个单元我们就先介绍到这里。

祝福各位菩萨:身心康泰、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


浏览量 709次

目录《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

上一集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