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

第103集

消除性障,令定力增上

由 正光老師开示




上一集下一集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文字内容

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所推出的电视弘法节目,这个主题名为“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是依据 平实导师所著的《涅槃》这本书来加以说明。今天所要讲的子题是“消除性障,令定力增上”。

所谓的性障,就是指五盖,也就是五种能够遮盖我们心性而产生不善的法。哪五种呢?正如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24的开示:【云何五盖?谓贪欲盖、瞋恚盖、惛沈睡眠盖、掉举恶作盖,及以疑盖。】如果菩萨能够消除这五盖,必定能使定力有所增长;而定力的增长,乃是菩萨未来要实证三乘菩提的任何一个菩提所必须具备的次法之一。既然是菩萨所需具备的次法之一,也是菩萨在各个修行阶位各有不同程度的五盖来遮盖,所以应该对这五盖一一加以说明,让菩萨未来在修学三乘菩提当中能够有所实证。

所谓的贪欲盖,就是对于色声香味触这五欲,或者对于财色名食睡起了贪爱执著,或者对于之前所领受的境界不断地忆念、攀缘及追恋,使得菩萨在修行当中产生遮障。譬如有众生喜欢看美景,所以秋天去加拿大看枫叶,夏天到帛琉潜水看海景等等,尽在色尘上起了贪爱与执著。又譬如有众生喜欢听好听的音乐,对于某一歌星的音乐很着迷,因而成为歌迷,乃至于买了上百万的音响来听等等,尽在声尘上起了贪爱与执著。又譬如有的众生喜欢闻香的东西,虽远至他方,也不辞辛劳地驱车前往等等,尽在香尘上起了贪爱与执著。又譬如有的众生喜欢吃好吃的东西,为了某一种美味的食物,愿意花一小时、两小时的时间去排队,尽在味尘上起了贪爱与执著。又譬如有的众生喜欢细致、漂亮的衣服,愿意花较多的钱买来享受等等,尽在触尘上起了贪爱与执著。

又世俗人每天朝九晚五,为了钱财、名声、美食等等,费尽种种心思去获取,乃至于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得,只因为那些东西能够让众生可以极尽奢华地享受;又譬如有人乐于买名牌衣、名牌包、名牌鞋等等,尽在虚幻的事相上来炫耀自己的虚荣心。又譬如有的人一旦有钱了,就喜欢美色而纵欲,乃至于佛门的外道,假借着男女双修可以成就佛道的名义,以此来骗财、骗色,让家里的男人戴绿帽,女人红杏出墙,家庭破碎等社会新闻出现。又譬如有人喜欢多睡一会儿,以此来享受睡觉的好韵味,认为那是极品的享受等等。又譬如有人已领受一些美好的回忆或快乐的回忆等等,却不知道那都是苦中作乐的法,不知道那些都是生灭不已的法,于是对那些生灭、有为的境界等等,不断地忆念、攀缘及追恋。

诸如上面所说的,那都是世间人贪求五欲之法,都是在贪求世间的财色名食睡,以及不断地忆念、攀缘及追恋等等,使得众生有了许许多多的烦恼杂染缠身。有了烦恼杂染缠身的缘故,必然会使众生造作种种业,不论是善业或者是恶业等等,于是有了业杂染的出现;有了业杂染出现的缘故,必然会使众生不断地受生,于是有了生杂染的出现——有时往生天道,有时候下堕三恶道——导致众生在三界六道当中不断地轮回生死不已而无法出离。所以说,如果众生想要得解脱,应该要先断除五欲贪爱等事。以此缘故,如果有人主张在男女双修当中可以成就佛道,那都是不离欲界法而妄说可以成就佛道的大妄语。连这种欲界的解脱尚且不可得,何况能够解脱色界及无色界?更何况能够成就佛菩提而成佛?

所谓的瞋恚盖,就是菩萨遇到违逆己心的事,因而发起脾气来,乃至于对众生加以恼害等等,因而遮盖菩萨的修行。由于菩萨起瞋的缘故,众生就会远离菩萨,不愿意被菩萨摄受,所以菩萨成佛的时程不仅会很久,而且也会很辛苦。佛在《梵网经》卷2也曾开示:菩萨不能起瞋啊!一旦菩萨故意起瞋了,则犯了故瞋的重罪。不仅如此,佛在《菩萨善戒经》卷1也曾对犯瞋的严重性作了开示如下:【优波离!若诸菩萨犯如恒河沙等贪,如是菩萨不名毁戒;若犯一瞋因缘毁戒,是名破戒。何以故?优波离!瞋恚之心能舍众生,贪爱之心能护众生。若爱众生不名烦恼,瞋舍众生名重烦恼。】也就是说,菩萨一旦起瞋了,众生就会舍弃菩萨,不想再见菩萨,就算两者未来能够有缘再见面,众生心里也是老大不高兴而想抗拒;所以菩萨想要摄受众生来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那可就难了!

不说别的,就举 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的须菩提好了。由于须菩提曾经五百世堕入毒龙中,所以瞋心很大;但是须菩提在 迦叶佛时曾供养众僧的缘故,今世得遇 释迦牟尼佛,因而出家证得阿罗汉果。不仅如此,佛在《妙法莲华经》卷3中曾对须菩提加以授记:于当来世当奉觐三百万亿那由他佛,而且是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常修梵行,最后具足菩萨道而成就佛道。也就是说,须菩提的其他师兄弟们都成佛了,须菩提还要经过很多佛、很多佛的供养才能成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须菩提瞋心很大的缘故,所以要经历很久很久的时劫去断除瞋的习气,以及很努力地摄受众生才能成佛。这告诉大众:菩萨一旦犯瞋了,对方就会有冲突、痛恨的感觉,未来有因缘再次见面时,就会有所感应,而且很强烈;所以过去无量数劫以前曾经被菩萨犯过瞋的人们,当他们见到菩萨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抗拒。如果众生心中起了抗拒的念头及动力时,菩萨想要说法来摄受他们,就要讲很多很多,而且还要不断地讲、反复地讲、广设譬喻来讲;所以菩萨摄受众生要花费很久很久的时间,而且也很辛苦。

也因为如此,平实导师在《法华经讲义》第七辑曾对犯瞋这件事作了开示如下:【所以,菩萨最忌讳的是犯瞋,诸位一定要牢牢记住。……但是龙生须菩提脾气很大,他未来世得要修很久才能把瞋心断除,才能摄受足够有情成为他将来的佛土,因此要不断地继续奉养更多那由他诸佛;这可不是一个那由他佛,而是三百万亿那由他佛。由于瞋的习气要改变不是很容易,他就要一世又一世、一劫又一劫,一个无量劫又一个无量劫,悟后就得这样子修行。】(《法华经讲义》第七辑,正智出版社,页145。)所以说,菩萨千万不要犯瞋,因为那不仅仅是犯重戒,而且众生还会舍弃菩萨的摄受,菩萨未来想要摄受众生,那可是一件很辛苦、很辛苦的事。

所谓的惛沉睡眠盖,就是指惛沉盖及睡眠盖。所谓的惛沉,就是菩萨对于自己的身口意行无法守住根门,心随逐于五欲六尘而到处攀缘,使得心散漫且惛惛沉沉而无法心一境性。又譬如菩萨对于自己所吃的东西,不知道要节制,因而超过自己的食量,导致饱食终日而惛惛沉沉。所谓的睡眠,就是指心极昧略,动不动就是想要睡觉。由于菩萨睡眠时间多,以及不知道要减少睡眠时间,使得菩萨身心惛昧,无法在法上用功,导致菩萨在三乘菩提当中的任何一个菩提都没有堪任性;由于菩萨心性惛沉及没有堪任性,导致菩萨无法精勤用功而处于睡眠状态中,合此惛沉及睡眠二者,名为惛沉睡眠盖。

由于惛沉睡眠盖会障碍菩萨修行,这也是菩萨要断除烦恼的一部分,所以 佛在经中常诃责睡眠:如果行者贪著睡眠,未来会堕入畜生道,成为蛳螺蚌蛤一类的有情,无法听闻到佛的名字。由此可知,如果菩萨对惛沉睡眠盖不对治,未来不仅会下堕畜生道,而且也没有办法听到佛的名字,更不用说听闻佛的开示而如实修行了,可见惛沉睡眠盖严重地障碍菩萨的修行。然而 佛的开示背后告诉大众:睡眠仍然是需要的,只是不要贪著睡眠。为什么?因为这个色身属于欲界有情的异熟果报,还是需要适当的睡眠来恢复精神及体力;有了精神及体力,才能在佛法上用功。如果菩萨贪著睡眠这个法,心性就会惛沉,当然无法在佛法上精勤用功了。

所谓的掉举恶作盖,就是指掉举盖及恶作盖。所谓的掉举,就是心于种种境界到处攀缘而无法寂静,使得菩萨无法心一境性,导致心放逸而无法修禅定。又掉举可分为三种:身掉举、口掉举、意掉举。所谓的身掉举,就是身体无法安住下来,喜欢游手好闲而无所事事。譬如有人喜欢喧闹的境界,导致整个身体动个不停,一直无法安静下来;又譬如有人喜欢东摸摸、西摸摸,身体一时一刻无法安住下来。所谓的口掉举,就是喜欢唱歌及诤论是非等等,使得口无法安静下来。譬如有人喜欢当三姑六婆,于是东家长、西家短,到处喜欢说人是非,口一时一刻无法安静下来;又譬如有人喜欢说人的是非,连没有发生的事情都被他说得天花乱坠,好像真的发生一样。所谓的意掉举,就是心放荡而纵意攀缘,使得菩萨无法安静下来。譬如有人无时无刻就是想要赚更多的钱,最好能够赚得全天下的钱,因此一心一意就在赚钱方面上用心,要让他停下来不赚钱的念头,还真是难啊!也因为心不在修行上,只在赚钱上用心,导致心到处放荡而攀缘不止,无法安住下来。又譬如打坐,应该专心一意在打坐上用心,使得心一境性,可是却偏偏一上座就妄念纷飞,都不知道要停止,导致被妄念牵着走了都不知道,久久无法安住于打坐上。

所谓的恶作,就是对于自己所应该做的事、不应该做的事,或者还没有做的事,于后产生后悔,久久不能自拔,导致追悔成性,因而障碍菩萨修行禅定。或许有的菩萨们曾经听过与恶作有关的话,那就是“悔箭入心,坚不可拔”。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做了一件事以后,他后悔了,好像是一枝箭,射在他的心中非常坚固,想要拔起来都不可能。譬如,有一个人本身很有钱,却悭贪成性,拔一毛以利天下,就好像要他的命一样。有一天,大发舍心,愿意做财施这件事,可是做到一半后悔了,不仅捶胸顿足,很后悔做了这件事,而且还念念不忘,直说不应该做财施这件事,这就是对于布施恶作的表现。像这样的人,尽管他今世很有钱,可是未来世他就会变得很贫穷;为什么?因为这有钱人,对于财施这件事追悔成性,显然他没有累积未来世应有的福德,本身又悭贪成性,未来世就没有好的福德来庄严,自然就会得到贫穷潦倒的果报。这告诉大众:如果菩萨想要在佛法上有所实证,必然要多生多劫培植自己的福德;如果菩萨不培植自己的福德,不仅无法累积自己的福德,而且也没有发起菩萨性,未来想要在三乘菩提当中的任何一个菩提有所实证,那还早的呢!所以经中才会开示“六度万行,以布施为先”。因此,菩萨不应该对布施恶作而追悔成性,反而要多多与众生广结善缘,以此来累积自己的福德资粮,未来才能够迅速成就佛道。

所谓的疑盖,就是于师、于法、于所修学、于所教诲、于所实证的内涵有所疑惑,因而障碍菩萨的修行。譬如在三乘菩提当中的任何一个菩提,都要有善知识来教导,这样子才不会走错路;因此,菩萨在修行过程中,要有智慧来简择善知识所说的法到底正不正确?到底有没有符合 佛在经中的开示?如果菩萨能够依据经典的开示,正确简择善知识所说的法,修行就不会走错路;否则走错了路都不知道,还自以为走上正确的修行道路中。当菩萨经过简择而知道这位老师真的是善知识,而且于佛法有所实证,心得决定了以后,应该要对这位老师、这位善知识所教导、所教诲、所修学的法深信不疑。为什么?既然这位老师、这位善知识能够从自心现量说出与经典相符合的法,表示他于佛法真的有所实证,其所说的法,当然是不可思议的法,当然是闻所未闻法,众生很难信受。这时菩萨不仅应该要相信善知识所说的法,而且还要依照善知识所教导、所教诲的法,如实地去修学、如实地去圆满实证佛法所应具备的次法,未来才有实证佛法的可能。如果这位善知识所教导的法、所教诲的法,不仅有明心见性的法,而且还可以修学唯识种智,当然更应该修学,因为这样的机会真的是太难得、太稀有了!如果明明知道善知识所说的法正确没有错误,却不服膺善知识的教导,不仅表示他自己很没有智慧,而且也表示他的慢心很大,因而产生了遮障,严重障碍菩萨的修行;乃至于因为无明深重的缘故,故意诽谤善知识,因而成就诽谤善知识的重罪,来世的人身可就保不住了。

从上面的说明可知:佛法所谓的性障,就是五盖,能障碍菩萨的修行,使得菩萨修行不得力而无法发起禅定等等;所以菩萨一定要断除这五盖,才能使菩萨断除烦恼,乃至发起初禅的定力而成为菩萨三果人,因而往阿罗汉、乃至于往地上菩萨迈进。然而,性障属于事修的部分,也就是菩萨成就菩萨初果以后所要断除的烦恼,这告诉大众:消除性障并不是一蹴可几,要有长远心,也就是菩萨要经历多生多劫的时间,历缘对境一一来汰换自己的染污种子,来断除性障所摄的烦恼,使得烦恼现行的部分得以断除,乃至于烦恼习气的部分也可以断除,这样才能使菩萨心清净,才能使菩萨在佛菩提道迅速成就。

说到这里,时间已经到了,今天就讲到这里。

敬请各位菩萨下次继续收看。

阿弥陀佛!


浏览量 761次

目录《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

上一集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