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

第84集

三地菩萨会退转成为凡夫吗?

由 正仁老师开示




上一集下一集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文字内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灯下黑之琅琊阁”。今天我们要评论的琅琊阁文章标题为〈正觉会萧平实涉嫌诋毁诽谤说三地菩萨会退转成为凡夫〉。

作者在文章中说:【萧平实已经在他的《涅槃》一书中,以白纸黑字诋毁诽谤说诸地菩萨再来人间的时候,会被“被邪师误导以后,还能远离邪师所传授的邪见而自修自悟”,既然会被邪师误导,那就是退转为邪见凡夫啰!】作者的第一个证据,是引用 平实导师《涅槃》第238页的内容:【三地满心以下的地上菩萨再来时,虽然仍有胎昧,但有无师智,是故无妨此世被邪师误导以后,还能远离邪师所传授的邪见而自修自悟;这时所悟只是往世的见道、修道所得,在这一世中又重新发起,所以他在证悟之后不久,将会渐渐与往世的实证内涵相应,在几年或十几年之后,就重新通达初地的智慧与证境,便得入地。……也由于这个缘故,《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4〈十地品 第26〉说:悲先慧为主,方便共相应,信解清净心,如来无量力,无碍智现前,自悟不由他;具足同如来,发此最胜心。佛子始发生,如是妙宝心,则超凡夫位,入佛所行处,生在如来家,种族无瑕玷;与佛共平等,决成无上觉;纔生如是心,即得入初地。】(《涅槃》下册,正智出版社,页238-239。)作者因此作了第一个结论:【这个是诋毁诽谤从初地到三地的菩萨。】

作者的第二个证据,则是引用《涅槃》第326页的内容:【诸地菩萨摩诃萨纵使未离胎昧,然而世世具有无师智;舍寿重新受生于人间时,纵使已被邪师、无眼阿师所误导,然而最后一定可以舍弃邪师、无眼师之错谬邪见,独自参究佛法以后便能自行悟入,名为无师智。若如是菩萨舍寿再度受生而来人间时,已有善知识住持正法于人间,他只要接触到正法的开示后不久,便能自行悟入,不待善知识之教导。】作者因此作了第二个结论:【这个是直接诋毁诸地菩萨。】又说:【哪一部经典里说了初地及以上的诸地菩萨会【退转】成为邪见凡夫的?】

关于作者的第一个结论:“这个是诋毁诽谤从初地到三地的菩萨。”我们先来解释 平实导师所引《华严经》卷34的内容,初地菩萨的修行是:【悲先慧为主,方便共相应,信解清净心,如来无量力,无碍智现前,自悟不由他;具足同如来,发此最胜心。】又说:【佛子始发生,如是妙宝心,则超凡夫位,入佛所行处,生在如来家,种族无瑕玷;与佛共平等,决成无上觉;纔生如是心,即得入初地。】以上的经文,前一段说这一位菩萨他有胎昧,必须以悲为先导,慧为主体,持续努力修行,然后才能“无碍智现前,自悟不由他”;后一段则说明开悟之后继续努力修行,“纔生如是心,即得入初地”。以上经文和 平实导师所说的:“将会渐渐与往世的实证内涵相应,在几年或十几年之后,就重新通达初地的智慧与证境,便得入地。”是完全一致的。

接着我们来说明,为何三地满心以上的菩萨才不会有胎昧。在《佛说十地经》卷第3〈菩萨发光地〉中说到:【菩萨住是发光地时,为欲修行法随法行,离欲离诸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安住。……无寻无伺定生喜乐,入第二静虑具足安住。……住身受乐入第三静虑具足安住。……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静虑具足安住。……知无边虚空,入空无边处具足安住。……知无边识,入识无边处具足安住。……知无所有,入无所有处具足安住。……知非想非非想,入于非想非非想处具足安住。】以上的内容是在说三地的时候必须要修四禅八定。

接着下一段经文说:【复次,菩萨修慈俱心,广大无二、无量、无恨、无怨、无障、无所恼害,遍至一切极于法界尽虚空性,诸世界中以慈普覆一切世间具足安住。修悲俱心、修喜俱心亦复如是。修舍俱心广大无二、……遍至一切极于法界尽虚空性,诸世界中以舍普覆一切世间具足安住。】这是说在三地要修四无量心。接着 佛又说:【复次,菩萨受用无量诸神变事震动大地,一身为多身、多身为一身,或显、或隐,迅疾无碍,墙壁山嶂皆能彻过如行于空,于虚空中跏趺而去犹如飞鸟,……。】这一段是说要修五神通。最后这一段 佛说:【菩萨住此发光地已,由广大见及由愿力,现见多佛、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这一段是说最后成就意生身,往诣十方世界供养无量诸佛。

以上在《佛说十地经》中 世尊开示:一个三地满心的菩萨,一定要有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以及意生身。有了意生身之后,这位菩萨在进入母胎时,就能借这个意生身离开母胎,等到要出生的时候,才回到母胎中正知出胎。这样就可以远离胎昧,没有隔阴之迷。因此,作者第一个结论:“这个是诋毁诽谤从初地到三地的菩萨”,是一个错误的结论。

关于作者的第二个结论:“这个是直接诋毁诸地菩萨”,又说:“哪一部经典里说了初地及以上的诸地菩萨会【退转】成为邪见凡夫的?”我们先看看由五百大阿罗汉所造,玄奘菩萨翻译的《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第171中,有关正知入胎、正知住胎和正知出胎是如何说的:【四种入胎者,有不正知入母胎,住、出亦尔,是第一入胎。有正知入母胎,不正知住,不正知出,是第二入胎。有正知入母胎,亦正知住,不正知出,是第三入胎。有正知入母胎,住、出亦尔,是第四入胎。……云何正知入母胎,住、出亦尔?答:有多福者,入母胎时,住母胎时,出母胎时,皆不起颠倒想颠倒胜解,能自了知,我今入母胎,我今住母胎,我今出母胎,是名第四正知入母胎,住、出亦尔。问:何入胎是谁耶?答:有说第四入胎谓菩萨,第三入胎谓独觉,第二入胎谓轮王,第一入胎谓余有情。……复次,此四种入胎皆谓菩萨;于中有说,第四入胎是第三阿僧企耶菩萨,第三入胎是第二阿僧企耶菩萨,第二入胎是初阿僧企耶菩萨,第一入胎是此前菩萨。】

以上这一段论文的内容是说,有四种入胎的有情众生:第一种是不正知入胎、住胎以及出胎,也就是说,在入母胎、住母胎和出母胎的三段期间中都无法不起颠倒想;第二种是能正知入胎,但无法正知住胎及出胎;第三种是能正知入胎及住胎,但是无法正知出胎;第四种是无论在入胎、住胎以及出胎都能不起颠倒想。以上的第四种人,因为能够正知出胎,因此就能远离胎昧没有隔阴之迷。这一段论文中接着又问:“哪些人是属于这四种人呢?”回答说:“第四种入胎是菩萨,第三种入胎是独觉,第二种入胎是转轮圣王,第一种入胎是其他的有情。”接着又回答说:“另外一种定义是,这四种入胎都是菩萨,其中第四种入胎,也就是入、住、出胎都能够正知,这是在第三阿僧企耶(也就是阿僧祇劫,第三无量数劫)修行的菩萨,简单地说就是八地以上的菩萨;第三种入胎,也就是入、住胎正知,出胎不正知,是在第二无量数劫修行的菩萨,也就是初地到七地满心的菩萨;第二种入胎,是在第一无量数劫修行的菩萨,也就是三贤位的菩萨;第一种入胎,是在第一无量数劫之前修行的菩萨,也就是十信位的菩萨。”根据以上论文的第二种定义来看,要能够正知出胎远离胎昧,没有隔阴之迷,至少须为八地以上的菩萨。

从以上《华严经》的初地菩萨之修行“自悟不由他;具足同如来,发此最胜心”、“纔生如是心,即得入初地”,以及《佛说十地经》提到的“三地满心成就意生身”,以及《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说正知出胎的“第四入胎是八地以上的菩萨”,这些经论中都说明了,因为尚未离开胎昧或无法正知出胎的关系,“初地及以上的诸地菩萨”有可能会暂时“退转成为邪见凡夫”;但这只是很短的时间,他们会因过去修行的福德和智慧,很快地就恢复往世的证量。

针对琅琊阁作者的质疑:“哪一部经典里说了初地及以上的诸地菩萨会【退转】成为邪见凡夫的?”我们举出了以上的经论内容来证明这是有根据的。因此作者第二个结论:“这个是直接诋毁诸地菩萨”,是一个不实的指控。平实导师的说法完全符合经论所说,而琅琊阁作者的批评则是毫无根据。

今天的说明,我们就到此为止。非常谢谢大家的观赏!

敬祝各位菩萨: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浏览量 960次

目录《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

上一集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