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

第86集

否定有阿赖耶识会怎么样?(一)

由 正钧老师开示




上一集下一集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文字内容

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今天要和大家谈谈:“否定有阿赖耶识会怎么样?”从三个方面来说:第一、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本际、第八识;第二、否定有阿赖耶识的种种过失;第三、谤无阿赖耶识者之果报。

先从第一点来说,在《成唯识论》卷第3之中提到了一首偈颂:“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所以“藏着如来”的如来藏,正是含藏着可以令学人成佛道的无量无边功德之宝藏,也就是含藏有一切功德妙用种子的识体,这正是阿赖耶识;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的异名。

再者,在《大乘入楞伽经》卷第2之中,也有一段 世尊与大慧菩萨对谈的偈颂:

尔时大慧复说颂言:大海波浪性,鼓跃可分别;藏识如是起,何故不觉知?尔时世尊以颂答曰:阿赖耶如海,转识同波浪;为凡夫无智,譬喻广开演。

大慧菩萨藉着世间的大海、波浪为譬喻,并说明在海浪鼓动之时,就可以分别出两者的异同;而如来藏与业种现前运作的关系亦复如是,于现象界就可以看到藏识、如来藏的显现,那么为何众生就是没有办法加以区别呢?世尊回答大慧菩萨说:“如来藏阿赖耶识就好像大海一样深广,而七转识以及烦恼的现行运作,犹如大海上现行的波浪;然而凡夫众生都没有智慧的缘故,就以大海、波浪来为他们譬喻说明。”

那么从《成唯识论》卷第3、《大乘入楞伽经》卷第2之中,都可以证明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而“如来藏”是从蕴含无量无边的宝藏而立名,阿赖耶识则是从其仍然含藏着使众生继续轮回生死的种子而说,都是第八识的异名。而这些异名的施设,或者是因为行者的烦恼障、所知障是否断除的差别,而方便又施设“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三种名称,这三个名称之所指,其实都是同一个心。或者是从第八识的功能、体性而作方便施设,譬如刚才说祂蕴含着可以使有情成佛的无量无边的宝藏,而立名为如来藏;又说祂是本然就存在的,是万法的根源,就说祂叫作本际、本识;祂也是无余涅槃的实际,就说祂叫作实际;相对于意根、意识而言,就施设为心,而有心、意、识的方便施设;相对于眼等的前七识而言,就施设为第八识;此外,非心心、无住心、不念心、无心相心等等,也都是第八识的异名。

安慧在《大乘广五蕴论》中说到:“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能采集故;亦名意,意所摄故;若最胜心,即阿赖耶识,……如是六转识及染污意、阿赖耶识,此八名识蕴。”在这一段之中安慧主张:“若最胜心,即阿赖耶识;……如是六转识及染污意、阿赖耶识,此八名识蕴。”然而这么一说,把阿赖耶识摄归于识蕴,表面上看起来是说:“我安慧也是认为有阿赖耶识啊!”这叫作明修了阿赖耶识的栈道,其实却是暗度陈仓而否定了阿赖耶识。这会有什么过失呢?

首先来说,阿赖耶识既然是含在识蕴之中,而识蕴是生灭之法,因此阿赖耶识也变成生灭之法;会生灭的阿赖耶识,竟然能够出生诸法,这道理是说不通的啊!一定是本来就不生不灭的法,祂才能出生其他的法(其他会生灭的法),阿赖耶识正是本来就不生不灭的法。此外,从法界诸法运作的事实,意根是从阿赖耶识中出生,依附于阿赖耶识而运作,不能独立于阿赖耶识之外而存在;这一点可以从每一个人一生开始,是只有阿赖耶识、意根入胎,而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意根也不在了,只剩下阿赖耶识除去分段生死的种子,而改名叫作异熟识,独自存在。而识蕴等六识又是以意根为缘,才能从阿赖耶识之中出生,并且也必须依附于意根、阿赖耶识才能运作;所以,怎么可以反而把阿赖耶识摄归在会生灭的识蕴之中呢?

再者,安慧说到:“若最胜心,即阿赖耶识。”然而,世尊金口所说,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是要灭尽五蕴的;五蕴既已灭尽,那么五蕴之中识蕴的每一个心,也是要灭尽啊!而阿赖耶识既然是含摄于识蕴之中,那么阿赖耶识就会变成名存实亡,因为生灭之法当其已灭之后,则成为无有之法;自己已经不复存在,如何能够像安慧在论中所说的“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法界中的因果就没有办法运作了。这样子一来,包含在识蕴之中的阿赖耶识,到底有何殊胜可言而说其为最胜心啊?那么这样子的一小段话,就已经是自语相违,如何有资格在世亲菩萨造了《大乘五蕴论》以后,想要攀缘于菩萨的威德,但本质却是慢心极重的佛门外道,所以才仿造了《大乘五蕴论》,又安立了“广”的一字,成为《大乘广五蕴论》;其《大乘广五蕴论》的本文,其实绝大部分是《大乘五蕴论》中的内容,而增修了一些文字,虽藉着经论中所说的,也说有阿赖耶识的种种性用,却主要是为了要否定阿赖耶识、否定第七识意根。这样子一来,何有“大乘”可说啊?何有“广”可说啊?因为大乘法一定要依于万法根源的阿赖耶识、如来藏,才有大与广之可说嘛!这一点大家可以参考 平实导师在《楞严经讲记》的第一辑,一开始演述经名之时,就已经把“大”与“广”的义理说得淋漓尽致。

其三,《中阿含经》卷54之中有这么一段经文:

世尊叹曰:“善哉!善哉!诸比丘!汝等知我如是说法。所以者何?我亦如是说:识因缘故起。我说识因缘故起,识有缘则生,无缘则灭。识随所缘生,即彼缘,说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生识,生识已,说意识。”

换句话说,《阿含经》之中已经开示:十八界之中归属识蕴的眼等六识,都是根、尘为缘而生识;生识已,依其根而立名。所以十八界之中,是有六组的根、尘、识,眼识等的六识才合称为识蕴;意根虽然是六识的俱有依,但却是属于“缘意、法生识;生识已,说意识”的意识聚之中;所以识蕴说的是眼等六识,严格而言,不包括意根在内。若是把阿赖耶识含摄在识蕴之中,而识蕴中的每一个心,如同四阿含诸经中 世尊明白开示之所说,都是根、尘、触三法和合而生,如同眼识,是依于色法之眼根及色尘相触,方能出生;乃至意识,须依于心法意根及法尘相触,方能出生。现在要请问:认同安慧仿造《大乘广五蕴论》的那一些人,那么阿赖耶识在识蕴之中,到底是以何根及何尘的相触,才能够出生?三藏十二部经典之中可有记载?若无,那么把阿赖耶识含摄在识蕴之中,岂无谤佛、谤法的过失?

其四,若是把阿赖耶识含在识蕴之中,那么百法明门的建立就变成了戏论,而无法使佛子在明心之后地地增上,作为入初地的凭据。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大略来看看五位百法:首先也是百法的主体八识心王,尤其是在人间,是八识和合运作最具足的境界,而前七识心法都是阿赖耶识所生,其中的六识又必须以意根第七识为缘才能够出生;识蕴等六识出生之后,才辗转出生了万法。每一个心都有五个“遍行”的心所有法,而心所有法的“别境、善”等,则主要是与意识之相应,意根相应者较少;“色法”由第八识之所出生;“心不相应行”则是由前三位的差别显示,而由意识之所领纳;“无为法”则是佛子在修证的过程中,缘于前四位而显示出来。那么百法之中,虽多非第八识相应之法,但都是由第八识之所生。若是把阿赖耶识含在识蕴之中,那么前面所说的七识心法,都是阿赖耶识所生;而识蕴等六识出生之后,才辗转出生了万法。现在一看,前面所说的种种,就变成无所依凭,因为既然阿赖耶识出生识蕴,怎么又可以说反过来把阿赖耶识含摄在识蕴之中,而变成会生灭的阿赖耶识,怎么又可以作为万法之所依呢?所以,百法之中的因与果遂成混乱,百法明门就变成了百法暗门。这也是把阿赖耶识含摄在识蕴之中的过失。

再者第五,来看看安慧在《大乘广五蕴论》中,引用 世尊在《阿含经》中的开示,而说有十八界。既然安慧也接受 世尊所说的十八界,世尊已开示阿罗汉入了无余依涅槃也是十八界俱灭的。如同刚才的问题,且不再说识蕴在不在十八界之中的关系,先要请问:十八界之中的六根、六尘、六识,有何者它是会完全自己单独、无因、无缘而运作?为什么要这么问?经论之中在说明四缘的时候,譬如说到:要生起眼识及其相应之法,一定要有眼根为其增上缘,色尘为其所缘缘,而以意根等为其等无间缘。当然眼识之生起,还要有空、明等缘,这就不细说了。而耳、鼻、舌、身、意识的运作,就可以比量而知。而经论之中,依于四缘来说明十八界的运作,有时候只说到这里,那么四缘之中的因缘又是什么呢?当知十八界都不是常住不灭的法,十八界都是直接、间接、辗转由万法的本因出生,因地的时候也就是阿赖耶识。十八界之中的六识,就是识蕴;除六识以外,只有六根中的意根是心法,其余的五根、六尘都不是心法,阿赖耶识是第八识,意根是第七识,在百法之中同属于心王。如此一来,如同前面所说,阿赖耶识不在识蕴之中;那么现在也可以知道,阿赖耶识不应该在十八界之中。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若说十八界可以外于万法所依的阿赖耶识,就自己会独立运作:一者、就会有眼根能生眼识、意根能生意识的重大过失,而且也没有办法了知六识出生的缘由,更没有办法界定彼此之间运作的相互关系;那么,生活之中的很多状态,必然会大混乱而没有办法继续。二者、每一个有情的十八界,是什么原因而各各不相同呢?因为现见众生有着各各不同的外貌、技艺,难不成说各各十八界的运作是机率不同吗?但这样的说法未免也太荒唐,而使人无法接受,因为这一定又会回到运作的所依,而运作的所依阿赖耶识,却又被排除在讨论的范围之内,当然就没有办法继续讨论了。三者、十八界假如自己就会运作,而不需要有一个不在十八界之中的阿赖耶识为其所依;而十八界是可灭之法,则十八界之出生、运作,其本因又为何?运作后而造作未来世要受用的果,又寄存于何处?虽说十八界中的意根可以往来三世,但意根是处处作主的心,业种若是寄存于意根,因为处处作主的缘故,难道意根不会只挑好的业种,而舍弃坏的业种吗?然而现见有三界六道,所以业种是不可能寄存意根的。否定阿赖耶识为万法所依,或者是不认为阿赖耶识在十八界之外,那么法界中的因果要如何建立?

其六,就有人主张:大乘佛法之中不是有“转识成智”之说吗?不是说把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把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把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吗?因为有这样的知见,所以就认同说:“因为是七转识的缘故,前七识在因地都是染污的,因此在果地就转成平等性智等;而阿赖耶识也含摄在识蕴之中,也必须转变,最后就成为大圆镜智。”这真是天大的误会。暂时先不讨论说这样的说法,能不能支持“阿赖耶识是含摄在识蕴之中”的主张,先来看看,若这样子一说,是不是就变成有情在因地有八个识,到了究竟果位的时候,八个识被转变了,而成为四智;那么,我们就要问:这四智到底是心体?还是心体所生的智慧呢?

但是今天时间又到了,且待第二集继续分晓,今天就说到这里。

祝愿大家:幸福、健康、道业猛进!阿弥陀佛!


浏览量 627次

目录《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

上一集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