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一)

第128集

如来藏不动而真实了知

由 正纬老师开示




上一集下一集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文字内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我们继续来跟大家讲《起信论讲记》里面的内容,我们现在讲的大致上的页次是在《起信论讲记》第四辑的第28页的附近。

我们谈到说“若心有动,则……,非寂静,是变异、不自在。”那这几句话的解释就是:非寂静当然就是有变异,因为祂会有动就有变异。然而心为什么会动呢?就是因为境界而动,那境界对于心来讲就是一种缘;所以这也就是说,心是因为缘而会动,所以心不自在,因为缘变化的时候,心也就跟着会动,所以是不自在。

那么真正的不动呢?我们如果用二乘法里面谈到的,常常谈到三法印来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个三个法印来说的话,最后一个法印——涅槃寂静——的这个法印,谈到的就是如何的不动;而这个涅槃寂静,实际上跟 马鸣菩萨讲的真如不动的这个状况是完全一样的状况。又譬如说,在大乘法里面有提到的四种涅槃,比方说无余涅槃、有余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跟无住处涅槃,这个谈到的“涅槃”的这个字眼呢,讲到的也都是跟我们刚才看到的涅槃寂静是一样的意思,那也都是描述真如心,如何不动的状况。

不过这一些不动的状况,却不是我们刚才在前一集里面,所举出的各式各样的误解所猜测到的这些不动的状况。真正不动的状况,必须要对于涅槃是如何寂静要有所掌握;那么要有所掌握,最佳的入手方式可以提供给大家的就是,去好好去看看《阿含经》里面的涅槃的义理。那你要先建立一个正确的知见,就是《阿含经》所讲到的涅槃,是如何的寂静呢?这个部分寂静的这个状况,跟大乘佛法里面讲的无余涅槃是完全一样的;跟大乘佛法里面讲的有余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跟无住处涅槃,这些寂静的状况也都是一样的。所以呢,你可以从阿含里面所开示的简单的经文里面,想办法先把什么样叫作涅槃寂静,这些状况先把它记在心里;然后用这个知见来告诉你,哪些世间人所误会的状况并不属于涅槃寂静,这样的状况是比较容易入手的。

好,接下来我们继续看“若心有动,则……,由是具起过于恒沙虚妄杂染。”这个就是因为心会动了,就是因为不自在。可是心动,无始劫以来成了一个习惯之后,那在动的过程中就必然会开始去分别,什么叫作“我”?而什么又叫作相对于“我”的其他一切的境界叫作“我所”;那么有了我跟我所的分别之后,接下来,又会接着对于所有一切我所的境界来开始分别。那么对于我所境界的分别之后,接下来就必然会渐次地现起了爱乐分别;有了爱乐分别之后,就会执一切为实,因此而轮转生死。这个道理如果回溯源头的话,完全就是因为我们依照着妄心,而开始不觉真如的状况,然后心动了;然后无始劫以来,心动的结果就造成了我们生生世世的轮转生死。那到底如何是不动呢?刚才跟大家建议过了,大家可以先从《阿含经》的经文里面去体会到什么叫作涅槃寂静,那从这里呢,来帮大家建立基础的知见。

好,我们继续往下面看。我们现在看到的经文是在讲记第四辑的第21页,我们还是一样,先把经文念一次。“以心性无动故,即立真实了知义,乃至过于恒沙清净功德相义。若心有起,见有余境可分别求,则于内法有所不足;以无边功德即一心自性,不见有余法而可更求,是故满足过于恒沙非异非一不可思议诸佛之法无有断绝。故说真如名如来藏,亦复名为如来法身。”(《大乘起信论》卷1)

好,这一段我们先来看看,所谓的对于“心性无动,即立真实了知义。”这个部分讲的就是说,因为真如祂才叫作真实的了知。为什么呢?我们先让大家回溯一下。对于一切的妄心来说,一切妄心的这些起念来说的话,我们可以说念念都是受制于无明的影响;那特别是说,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可以说念念都受制于这个烦恼。那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会在《地藏经》里面看到说:“凡夫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业。”为什么起心动念无非是业?那就是因为起心动念,念念都是立基于烦恼;所以念念都受了烦恼的遮障,念念都是受到了无明的障覆。可是呢,真如心就不一样了。因为真如心无始劫以来,根本就不跟无明相应,所以对于一切境界来说的话,既然不会受无明的干扰的话,所以对于一切境界,当然是如实的了知。

以这个来说,我们就响应大家,之前跟大家讲过,有一些人往往觉得说觉性——他们自己所以为的觉性,所谓对境界如实了知的一念心,把它当作是觉性的内容;实际上我们要说,这一个不管我们现在如何想象,对于眼前境界的这个了知,那都是叫作妄心的了知。因为这一念心实际上就是我们妄心在运作的相状,而妄心在运作的时候,实际上是充满了烦恼、充满了无明;这个跟真如的真实了知有着天差地别。所以各位千万不要再疑,不要再把觉性把它解释成说:“对眼前境界的如实了知,不带成见。”这个是一个错误的解释。只有真如对于境界不与无明相应而真实了知,这样子的一个性,才能够说跟觉性能够连成一气;实际上觉性真正的解释,就是所谓的“佛性”。但是这个部分我们就不在这里进一步来跟大家说,《起信论》的后面还会对这个部分有所解释。

再过来,我们再看看这个真实了知,真如的这个“真”,对于这个一切境界的真实了知;包含说三界唯心的一切的道理、包含众生在三界轮回的一切的状况、包含众生在三时修行的一切功德相、包含在三乘成就的所有的一切的成就,那这一些状况,全部都是真如心会真实了知的。那也就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说,这些里面包含了“过于恒沙的清净功德相”。因为刚才我们举的,所谓的三界唯心、三世轮回、三时修行、三乘成就等等,所有的一切,所牵涉到的这些功德相呢,其实就是有无量无数的功德相,所以才说过于恒沙。那另外一方面,各位要注意到的就是说,这里既然讲过于恒沙了,所以这也表示说,佛道的修行确实要经过非常非常长的时间,也就是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够成就;以此才说 佛的功德也是一样,具足的功德过于恒沙,那么 佛的这个境界是远远、远远超过世间所知道的阿罗汉的境界的。

再过来,我们再看看 马鸣菩萨说:“若心有起,见有余境可分别求,则于内法有所不足。”那这个有两种的这个部分都可以融通。第一个讲法就是说,妄心的本质就是追逐境界、执著境界,所以妄心永远都是往外求;那既然是永远都是外求的话,妄心的本性一定是于内法不足,就是因为这样才要不断的外求。所以妄心并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真如实相心。我们另外一个解释就是说,求悟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好好地依照 马鸣菩萨所讲的不动、不见等等的这些义理,然后反而去追逐其他的境界的话,那么这样子的话,你要证悟就很难;这也就是说,你于如来藏的内法极难以证悟通达,所以这个两种的解释都可以。当然什么叫作不动、不见呢?这个部分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就是对于各位最好的安排,就是不要起慢心、不要随便去解释经文,然后建议大家最好详实地依据 平实导师的开示,并且能够参加共修来上课,让亲教师仔细地帮你讲解这里面的内容,建立正确的知见。如果您没有办法前来上课的话,那就是建议大家从《阿含经》里面所开示的涅槃寂静的道理;然后你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就是这个道理乃至于说到大乘佛法里面谈到的真如佛性,也一样是符合阿含所说的涅槃寂静的道理。这样子的话,你就不会再去走偏差的路。

好,那接下来 马鸣菩萨说:“以无边功德即一心自性,不见有余法而可更求。”确实如此啊!因为我们刚才给大家讲的,就是说我们看到了,不管是这个所有的、一切的三界的状况,乃至于说凡夫众生的轮回的状况、修行的状况等等,那这些状况,所有一切的状况,其实都是我们的这个真如的功德性所函盖。实际上呢,你甚至可以更简单的说,正是因为真如有这些功德性,所以才会现起了八识心王的所有一切的作用;那由八识心王一切作用,人才能够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境界有所了知跟相应。所以从这里来看,所有一切的人除了八识心王之外,没有再其他的心了;那么这个八识心王又全部汇归真如一心的自性。所以才说真如具有无边的功德,而这无边的功德,全部都是真如的自性;没有其他的,没有剩下有哪一个法是落在真如之外的。这也就是在大乘佛法里面,这个部分难信难解的原因,因为都是跟你讲说哪一些方向,祂是如何的不动、不见等等,但是不直接跟你讲祂是什么,而是要让你依据这个善知识的开示之后,自己好好地去参究才能够生起功德受用。所以这个部分,往往因为祂这样子难信难解,也有许多人干脆就说:“唉呀!这个大乘的,比方说真如法就是不可说,说之即不中。”等等;那这些,甚至有人说:“大乘佛法里面讲到的涅槃,是不可知、不可证的。”其实这些都是天大的错误,如果说祂是不可知不可证的话,请问留下来这么多的禅宗的祖师公案,都在讲些什么呢?那么这些祖师,难道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确实的开悟明心证到了真如吗?所以这个真如,这件事情并不是说不可知不可证的,只是说祂的道理以及祂的观行,都是往往是非常的深入,又非常的胜妙,所以说需要善知识的开示跟引导,这样你才有办法顺利的开悟明心乃至于见性。所以这个观念请大家要了知。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最后说:“是故满足过于恒沙非异非一不可思议诸佛之法无有断绝。故说真如名如来藏,亦复名为如来法身。”请大家来看看,这个部分是说真如满足于这么多、这么多的诸佛之法。那诸佛之法,其实我们可以说,诸佛之法就是菩萨们在因地证悟了如来藏之后,转依如来藏的各样各式的特性之后,然后在地地的修行中,逐步地发起许许多多的功德。那么所谓的这个转依呢,可以用四个方向来说明,这个就是我们谈到的,大乘法里面谈到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个字把它拆开来变成四项,就是:本来性、自性性、清净性跟涅槃性。

“本来性”就是指说我们所证到的这个真如,祂本来从无始劫以来就是如此,无始劫以后也是如此。在“自性”的方面,就是说我们证悟之后才会了解到说,真如确实有祂的自性在的;也就是说,祂有祂的性质,而不是像一般有一些人,凡是看到自性这两个字往往就避之唯恐不及,就说:只要提到自性这两个字,就叫作自性见。其实不是,因为所谓的自性见讲到的是:把世间妄心的种种的性质,把祂当作恒常真实的存在,那才叫自性见。而对于真如来说的话,只要您详实地依照 马鸣菩萨所开示的这一些的状况,比方说:无有见闻觉知、无有分别相、纯然不动的这些性质,能够确实掌握的话,您就知道这个所谓的真如的自性,绝对不同于世间一切法,您所看到的自性,而这个是真如的自性性。“清净性”就是表示说,祂无始劫以来不与烦恼无明相应,所以相对于七转识来说,祂有祂的清净性在;这个是每一个证悟的菩萨,现前就可以观察到祂的清净性。那“涅槃性”最后就是说,涅槃就是函盖了大解脱的意涵,所以表示说真如从无始以来,祂就是已经是如如的解脱;所以我们在二乘法里面求解脱,乃至于在大乘法里面求大解脱,其实解脱了半天,都是让我们的七转识转依如来藏之后,慢慢的清净去修行,而如来藏的本身,祂本来就是涅槃性。

好,那么接下来说“不可思议”,为什么诸佛之法会不可思议呢?比方说诸佛依于清净法界,就是真如的这个体性所发起的四智圆明这个四项智慧,也就是我们常常说成佛的时候所发起的大圆境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跟成所作智。有了这个四项智慧之后,就依序出生了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状况。比方说,在后面的章节里面还会提到说,佛所现起的报身的这个状况,这个报身的状况,既有依于大圆境智而生起,也有依于平等性智而生起,甚至也有依于妙观察智跟成所作智所生起的种种不同的应化身。那么这一些所生起的身,祂的功德无量,并且会因应众生的需求而变现,所以这些的部分,都是我们凡夫的众生很难思议的事情。

又比方说 佛陀所具有的十力,比方说处非处智力,或者是对于众生一切的根的智力的了知,或者对于一切的智处道的了知;那这些的了知十个力量都完全奠基于这个四项的智慧,才会发起于这个十力。所以佛有许许多多的功德,是我们凡夫众生很难去想象、很难思议的,是故说不可思议。这里当然也要提醒大家,就是说,正因为佛具有这么多、这么多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千万不要以为 佛陀就跟阿罗汉一样。实际上我们只能够说,佛也是其中的一个阿罗汉,因为就二乘解脱的境界来讲,二乘所证到的无余涅槃,佛一样可以证得,所以说佛是阿罗汉之一,但是阿罗汉并不是佛。从我们两千五百年的 释迦世尊之后,接下来下生的,在经文中的记载,也只有 弥勒尊佛,所以从 释迦牟尼佛到弥勒佛之间,没有其他的任何一个成佛了;所以您在外面如果听到说,某某人号称宣称他成佛的话,那您可以直接根据佛所留下来的经典,就可以证实这个人都是在骗人的,因为从 释迦牟尼佛之后,下面的一尊佛只有 弥勒佛。

那最后谈到的非一非异的这些诸佛之法。因为我们说,一切一切的凡夫之法,一切三界的一切法,其实都是我们的如来藏所变现的。那这些法呢,一直到我们成佛了之后,发起无量无边的功德之后,这些功德有哪一个不是如来藏所变现的呢?当然全部都是摄归于如来藏。所以我们说,这一些无量无边的功德,跟我们说如来藏的妙真如性来说的话呢,祂从来都没有哪一项功德是异于、是外于如来藏,而去说有这些功德在,所以说非异。但是非一呢?就是这一些功德,其实都是如来藏所现起的,所以说这些功德,却不能说祂就是如来藏的本身;正如同我们跟大家说,如来藏具足了一切功德,能够显现一切的功德相,可是一切的功德相,又不能说它就完全是如来藏,所以这里面每一个法,你都可以用非一非异的方式来描述,说一一的法跟如来藏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每一个法它都是如来藏所生,所以它不异于如来藏,可是你不能说这个法就是如来藏,所以它也是非一。

至于其他的部分的话,我们就留到下一次的讲次再继续跟大家说。

阿弥陀佛!


浏览量 1181次

目录《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一)》

上一集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