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

第47集

物质生活、现代科技,与修持佛法是否有冲突?

由 正国老师开示




上一集下一集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文字内容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节目,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物质生活、现代科技,与修持佛法是否有冲突?”

因为出生于人间,便有这个粗重的色身,因此便会有学人产生这个问题。有了这个粗重的色身,为了维持这个色身道器能够正常运作,便需要有种种饮食、衣服、屋宅、卧具与交通工具等这些物质生活上的需要,即使是非常的简朴,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在人间不像天人,因为福报的关系,可以自然获得各种饮食、天衣,乃至自在飞行。因此出生为人,除非是生来就有大福报,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都需要用他一部分生命的时间,来谋求生活之所需;乃至有人虽然长年辛苦工作,仍然难以温饱。因此老子曾说过:“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这就是对于这个粗重的色身,所引生之种种苦与束缚的现象,有深刻的体会。

当然对于学佛者来说,除了色蕴之外,我们也知道,如果不了解受、想、行、识等四蕴也是生灭虚妄法,在修行上也会产生遮障与束缚,那就很难解脱于痛苦与烦恼。虽然人趣的色身粗重,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人身难得,以及在娑婆世界人间可以快速修行成就的利益。因此要能够顺利修学佛法,乃至有力量利乐众生,我们必须要有基本的福德,特别是在行菩萨道方面,有了足够的福德,就有更多的能力帮助众生,因而如滚雪球般再引生出更大的福德果报。例如在《分别善恶报应经》卷1中的开示:【复云何业获大福德?有十种业。云何十种?一、离劫盗,二、离劝他非,三、离随喜盗,四、孝养父母,五、信崇圣贤,六、庆他名利,七、广行惠施,八、不嫉名利,九、不悭财宝爱恤孤贫,十、供养三宝。如是十种获福广大。】大略是说:如果能够让自己与他人离开偷盗、离开悭贪,而能够对于父母师长,乃至贫苦之人广行惠施,并且喜欢供养三宝与称赞贤圣,那他在未来世就必定能够获得大福德。因此世间之物质财富,如果能够善加运用,对于菩萨来说,是一种很有力量的福德资粮,可以支撑自己在菩萨道上能够快速前进。因此世间财富并不会对于菩萨道之修学产生障碍,同时也可以让众生看到修学菩萨法的菩萨,一直都有世间的可爱异熟果报与广有资财,因此让众生也乐于修学菩萨法,这也是菩萨一种很好的示现。譬如在大乘法中,大菩萨通常是头戴天冠、身着宝衣、胸佩璎珞,有种种宝物庄严的身相示现,让众生知道菩萨的广大福德,因此乐于亲近菩萨以及修学菩萨法门。这里我们也要留意上面所引的《分别善恶报应经》卷1中,提到能够获得广大福德的原因,并不限于一定要以资财来广行惠施。例如劝他人远离偷盗的行为,或者对于他人因修种种善行而产生之好名声与功德利益,能够随喜赞叹,不起嫉妒之心等等,也都能够获得广大的福报,并不一定要花费钱财。

又如在《瑜伽师地论》卷45中之开示:【云何菩萨方便善巧令诸有情于少善根感无量果?谓诸菩萨方便善巧,劝诸有情,舍微劣物乃至最下唯一麨团,施鄙秽田乃至蠢动傍生之类,作是施已,回求无上正等菩提。如是善根物田虽下,由回向力感无量果。】大意是说:透过求无上菩提的回向力量,虽然只是很微小的布施,都可以感得无量的果报。由此我们就可以相信,只要知见正确,并且愿意依教奉行,都能够累积未来世无量的福德。由上面的说明,我们也可以比对,在菩萨六度中,是把“布施度”摆在第一位的;相同的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中,也是把布施摆在第一位。

譬如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4中的开示:【其布施者,于六度中最易修习,是故先说。譬如世间诸所作事,若易作者先当作之,是故先说布施波罗蜜多。一切有情无有不能行布施者,若药叉、若罗剎,……此等众生于有情中极为暴恶,尚能离悭而行布施。……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见诸有情贫穷所逼,不能发起无上信心,修行大乘种种事业。先施一切衣服饮食、房舍卧具、病瘦医药,令心安乐,然后令发无上正等觉心,修行大乘种种事业。以是义故,六度彼岸布施为门,四摄之行而为其首。犹如大地一切万物依之生长……。」因此菩萨对于世间财富,如果能善加应用,不仅能累积未来世的大福报,相对的也能够成为方便善巧,来接引众生入于佛道。了解世间资财对于菩萨来说,是很重要的福德资粮之后,我们对于受用这些资财,也要有正确的态度。因为这些资财虽然是生活所必须的,但是我们必须了解它是生灭性的,并不是真实不灭之法,它是五家所共有,同时也不能直接带到未来世去。因此要把它当成修学佛法的工具与资粮,菩萨因某些因缘受用很好的物质生活时,并不会刻意去排斥或逃避,认为一定要吃得不好,或者住得很简陋,或坚持要穿得破破烂烂。因此,菩萨们都要学习在欲而能离欲的知见与功夫,不要畏惧人间的五欲境界,才能生生世世常住人间而行菩萨道,并且可以永不入无余涅槃。相对的,菩萨也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心思去追求、布置种种很好的物质享受,不会为了这些事情而生起种种的执着与烦恼,障碍自己的修学。能够这样都是因为菩萨有正知见的关系,因为在他心里面,对于利乐众生与佛道的追求,永远都是摆在第一位的,其他的都只是为了完成这第一位的目标,而附属的事物或工具而已。

因此从上面的说明,可以让我们相信物质生活与修持佛法是没有冲突的。菩萨对于种种资财反而可以善加应用,来与无量的众生结善缘而摄受佛土。这里有一个观念需要一并说明的是,我们虽然没有办法直接把已经兑现的财富带到未来世去,因为此世舍报的时候五阴身已经灭去,也就是拥有财富的主角已经消失了,财富如何能够带得走呢?有哪一个人能够携带着已经兑现的财富去投胎呢?但是有一个方便善巧,便是此世透过布施与利乐众生,便可以把相对应的善法、福德种子储存在如来藏当中。因为如来藏是不生不灭的,因此便可以把这些福德种子带到未来世去,而在因缘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被自己来世的五阴所承受。虽然此世的五阴与下一世的五阴是不同的,但是前后世五阴却是有关联的;如同有一支火把的火,是由燃烧木头所产生的,因为木头燃烧的部分一直在变化,因此前面时间的火与后面时间的火是不同的,而前后的火虽然已经不是相同的火,但是前后之火却是生灭相续,后面的火是由前面的火所引生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前世的五阴植福由后世的五阴来受,也可以说自作自受,何况意根与如来藏是可以贯通三世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现代科技非常进步,而且继续快速发展之中。如同刚才所谈的,因为菩萨已经建立正知见的关系,而且已经设定了自利利他的远大目标,因此虽然处于五光十色的年代,有诸多如电视、电影、计算机网络,以及从世界各地传来之种种新奇事物的诱惑,但是仍然能够精进修学而心不放逸。因此对于菩萨来说,现代科技并不会让他产生修行上的障碍;反过来菩萨却能善用现代科技,来提升他修行上的效率,以及能更有效的利益广大众生。譬如透过现代计算机与网络科技的协助,大家要取得及阅读经典,以及各种的佛学资料,已经变得非常容易;包括诸位观众现在能够坐在家中听闻正法,而不需舟车劳累及节省交通时间,这些都是拜科技之赐;如果比对古人求法时奔波的辛苦,真是天壤之别。而弘法单位也可以将他们的资料放在网站上,使得世界各地之有缘者皆可以很方便地取得这些信息。因此如果能够善用现代科技,无论自利利他皆比以往更有效,及能利益更广大的众生。

但是这里面也要提醒诸位,虽然透过现代科技,取得各种佛法资料已经非常容易;但是在末法时代邪说泛滥,也有许多的相似佛法到处在流传,因此抉择正确的佛法,反而是更加显得重要。因为如果修学的是错误的法,不仅没有办法成就,反而容易成就邪见,产生误导众生或者毁谤正法的行为,那后果可就非常严重了。因此选择正法道场及亲近善知识,在佛法的修学上确实是非常的重要,尤其在科技发达的今日,更加显得重要。譬如:您如果想要寻求生命实相,那最直接的便是寻求弘扬如来藏与八识论之正法道场来修学。

接下来,我们来看,在《瑜伽师地论》卷38中有关的开示:【若诸菩萨求诸世间工业智处,为少功力多集珍财,为欲利益诸众生故,为发众生甚希奇想,为以巧智平等分布饶益摄受无量众生。】大意就是说:菩萨能够善于修学及运用工巧明,或者现代科技的种种专业技术,可以很有效地广获资财而利益无量众生;同时也因为菩萨这样的智慧与慈悲的行为,而成为众生修学菩萨道的模范。因此现代科技,不仅不会障碍菩萨修学佛法,反而是成为在佛菩提道上前进的利器,这也是我们大家应该学习的。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代科技与修学佛法的关系,这方面大家应该多少略有听闻,也就是有许多科学家,在研究现象界时发现的道理,都逐一证实与佛法的道理吻合;或者这些科学的新发现,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纪录在佛经中了。譬如透过现代的高科技仪器,天文学家才能够观测到,有许多的星球与星系的存在与生灭现象。而佛陀早就开示:有无量无边的世界存在,并且有成、住、坏、空的现象。会有这种状况,是因为佛法是以亲证法界实相及其所生的种种法为基础,而为众生开演出来的。因为所有的现象界,都是从法界实相如来藏心所直接或间接出生。所以佛法能正确说明,种种现象界所遵循的各种轨则与道理,这些都是诸佛菩萨所亲自观察与实证到的,因此佛法当然能够正确的解释各种的现象界。而反观现代科学,它主要是从现象界出发来探讨种种事物的现象与原理,如果科学家能依据正确的前提与配合正确的观察,当然他们获得的结果,会与佛法道理在描述现象界时互相吻合,因此现代科学的进步也让佛法更加显现出它的光辉与不可思议。当然从这里面,我们也可以知道,违背佛法正理的科学理论,是不可能成立的。例如佛法的根本法义──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无法推翻的;而如果科学家遵循从物质而演化出生命的假设,去作研究与探讨,那我们就可以推断,说他研究出来的结果一定是错误的,除非他推翻原先物能生心的错误知见或前提。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科学精神来看佛法,在教育部国语辞典里面,对于科学精神的解释为:从事科学研究时,所应秉持的信念与态度,如注重实证、客观和求真等,后泛指一般客观而有系统的研究精神。从上面的解释来看,佛法是非常吻合科学精神的,在佛法里面讲求的就是实证,它是吻合生命实相的。佛法不是思想观念或玄想理论,它是可以实证的,也有确实可行之实证方法。因此每一个人都可以透过正确的佛法修行,而亲自验证其中的道理,因此它是客观而且可以重复验证的。并且如前所述,佛法是以生命根源为核心,因此也是众生所追求之最究竟的真理。

从上面的分析,大家就可以了解,佛法是注重实证、客观和求真的。以上的说明,是因为科学是现代人所注重的,而且多数人会把科学的位阶,放在宗教之上。因此随顺世间人的观念,我们大略说明佛法是符合科学精神的。事实上我们应该说,佛法是世间科学与哲学所追求的究竟真理。因为它是诸佛凭借着对于宇宙生命实相的亲证,与对于十法界、三界六道、因果正理等之究竟圆满的了知而述说出来的。相对的,科学家的观察通常是不完整的,而且是以现象界为主,并且常伴随着种种的假设。因此造成前面科学家所得到的结论,常常被后面的新发现所推翻;而哲学家则常陷于思惟想象,缺乏实证,故有种种不同之哲学思想的出现。因此从上面的说明,大家应当更能了解到佛法之珍贵所在,同时大乘佛法是以慈悲众生为特点,在大部分的科学家都尚未断我见、我执的状况下,唯有转依于佛法才能导正科学,朝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前进,而不至于最后演变成人类的浩劫。

从今天的讨论,大家就可以了解,对于菩萨来说,如果知见正确,以及不对种种受用产生执着,那物质生活、现代科学,与修持佛法是不会有冲突的;相对的,菩萨反而能够利用它们,来广行利益众生之事。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祝您身体健康,道业增上!

阿弥陀佛!


浏览量 1212次

目录《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

上一集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