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

第27集

上品中生 (二) / 上品下生 (一)

由 正伟法师开示




上一集下一集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文字内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观赏我们正觉教团三乘菩提念佛法门系列的节目!我们是依据正觉同修会 平实导师所著的《念佛三昧修学次第》来说明。我们今天继续讲往生极乐世界九品的内涵,上节课我们上品中生没有介绍完,我们今天再依据上节课的部分,我们再来说明。

上节课我们提到极乐世界的上品中生,行者他是坐紫金台,到了极乐世界,紫金台花开见佛以后,佛放光加持以后让行者能够见佛,他因为见佛,受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我们接下来看后面是什么。后面的经文是说:【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

这里有提到「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也就是说这一个要上品求生极乐世界的菩萨,一个能够上品中生的菩萨,他在娑婆世界舍寿之前,他一定要多闻熏习第一义谛的知见,才会有因宿习来普闻众声。就是说你到了极乐世界以后,因为你在往生前,你有多闻熏习大乘第一义的知见,你有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有阅读经典,透过多闻熏习来建立第一义谛的知见,你到了极乐世界以后,你就相应了这个种子;透过佛的加持,见佛以后,你因为这样在宿习的种子就会现行,所以说这个部分的多闻熏习是非常重要,也是上品中生一个重要的条件。

而且这里是说「纯说」第一义谛的正理,也就是说,他所在的极乐世界,佛对于我们上品中生的菩萨开示什么?开示的也是第一义谛的正理,而且是纯然的第一义谛正理!也就是说祂不是讲解脱道,而且是纯说第一义谛的正理,也就是说在我们娑婆世界第二转法轮、第三转法轮经典的这个正理,而不是讲解脱道,是讲纯说第一义谛的正理——三转法轮,尤其二转法轮、三转法轮的经典。所以说从这个部分也了解:要上品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他得要是大乘的种性,他在舍寿之前,必须要先熏习这些知见,那时候到了极乐世界,蒙佛的加持开眼,亲见佛,闻佛说法以后,这时候就很快的相应。如果你在娑婆世界,你能够熏习的越多,那你到那里相应的法就越多,能够马上的实证。所以说各位菩萨在还没有舍寿之前,就应该要去寻求大乘——弘扬大乘法的善知识,来熏习这些第一义的知见,或者自己请阅经典。

那要读哪些经典?譬如说:《楞伽经》、《解深密经》、《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胜鬘经》、《楞严经》……这些经典都是大乘了义究竟的经典,就是在求生极乐世界之前,就应该要能够熏习。所以说,有的善知识错误的教导说:「念佛都不用读经!」其实错了!你去念佛,除了在功夫上面——那是在「事行」的上面用功之外,你在「理行」上面要建立第一义的知见是非常非常重要,因为那可以让你的莲品增上,而不是小鼻子小眼睛把自己上生莲品的这个功德缩减,这个部分要注意。

这时候,你看佛菩萨在这一段经文又开示说,礼佛的规矩是非常重要。所以说我们平常就要养成见到佛,到讲堂或者回到家看到佛,或者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梳洗完了以后,就是要礼佛!礼佛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什么?经典告诉我们说:要恭敬,要合掌,要叉手,要胡跪,要稽首、问讯、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这种种都是礼佛的规矩。譬如来讲,我们的至诚心要恭敬佛菩萨,还要合掌叉手,合掌叉手(正伟法师同时示范合掌、叉手的手势动作),甚至要胡跪。稽首就是要鞠躬。问讯,现在菩萨都把问讯弄错了,我们来看经典讲问讯是什么?诸佛世界的菩萨来娑婆世界,问 释迦牟尼佛,就问佛说:「我是某某佛的菩萨,来礼见释迦世尊,请问世尊『少病少恼否?游步轻利否?色身康健否?众生易度否?』」这个才是标准的问讯!而不是说这样合掌(正伟法师示范合掌的手势动作),这个是合掌稽首。所以说礼佛的这个规矩也要。那礼拜就是头面接足礼啊,或头面的五体投地的礼拜;然后还要供养诸佛,不管是用言语的赞叹供养;而且有的时候如果自己见到佛以后,发觉自己的心性不好,就在佛前发露忏悔;甚至随喜赞叹,然后劝请诸佛,来请法;甚至在佛前发愿,回向一切种智的成就,回向成佛之道的快速成就。所以这个礼佛的规矩要注意。

再来,我们来讲,上品上生的菩萨他是到了极乐世界马上见佛闻法,而上品中生的菩萨,则是经过一个晚上。那一个晚上就是极乐世界一个晚上,我们上一节课有提到,一个晚上就是娑婆世界的半个大劫。我们来看一下经典,在经典来讲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的时劫的差异是什么。我们念一下,《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五有这样开示,它的开示怎么说呢:【尔时,心王菩萨摩诃萨于众会中告诸菩萨言:「佛子!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剎一劫,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剎为一日一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五

我们看了这一段经文,我们就知道在娑婆世界的一劫,相当于极乐世界一日一夜。那好了,那这个上品中生的菩萨,他到了极乐世界经过一个晚上花才开,也就是说他到了极乐世界相当于娑婆世界半个大劫花才开,然后再透过佛的加持、开示,他才能够见佛闻法。所以说这个部分上品上生跟上品中生的菩萨就差异很大,所以我们大心菩萨不要小心小量说:「哎呀!哎!我自己很笨啦,不行啦,我很差劲啦!」都不需要这样,佛菩萨都能够成佛,也劝请我们要大心成佛,所以我们就不需要小心小量,应该是要大心,要如同佛菩萨的愿一样,要踵随佛菩萨这样来行自己的菩萨道。所以所有的菩萨只要你有心,有信、愿、行,你就可以以上品上生为目标而努力,就算你上品上生没有达到,古人讲的「取法乎上,仅得其中」,那你有上品中生也好啊。可是上品上生跟上品中生差异很大,就(时程来讲)差异相当于娑婆世界半个大劫。

我们再来看后面的经文怎么说,后面经文说:【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

我们看这一段,这个上品中生的菩萨,他到了极乐世界听佛说法,经过了一个晚上,花开见佛以后,接下来是没事了?不是!接下来他要开始修行,听佛说法然后思惟整理,自己现观实证,听很多佛菩萨开示,要听多久呢?听经过了七天,在极乐世界七天的时间,到了七天以后,他就应时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这个七天就相当于娑婆世界的七个大劫,这样在七个大劫的听佛说法,纯说第一义谛的正理,才能够得不退转,也就是证悟明心亲见自性弥陀。所以说这个第一义谛的正理的实证要在极乐世界七天,也就是说娑婆世界七个大劫这样子,而不是说纯说解脱道正理——因为解脱道正理其实是含摄在第一义谛正理当中的一个小部分。所以说佛法当中基本上是两个主要道,就是佛菩提道和解脱道。那上品中生的菩萨,他不仅是要了解「解脱道」,而且到了极乐世界是纯说第一义的正理,也就是说纯说第一义谛的正理,你要在七天能够实证而且到了明心,听佛开示明心,也就代表说,你在娑婆该要有的资粮的建立,还有障难的排除也很重要。所以说这时候到了七天以后,应时就能够蒙佛菩萨的加持之力而能够到十方,历事十方诸佛如来,也一样啊——就如同我们上两节课讲你去十方不仅听佛说法,也要历事诸佛,就要恭敬礼拜、供养诸佛,这个要立时、在应时就到十方,历事十方诸佛如来,同时一样来修种种的三摩地正受——三摩地就是正受、三昧正受——修这些功德。而这些功德是怎么来的?除了佛力的、他力的加持,也要你在之前的修、熏习这些知见,这样经过了多久呢?历事十方诸佛,经过了极乐世界一个小劫,才能证得无生法忍,也就是证得初地而受记成佛。所以说这个部分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到了上品中生,他在上品中生悟后修行,虽然到十方佛国,可是要在极乐世界一个小劫,那极乐世界一个小劫,娑婆世界多久?这个时节就非常长!因为它那里的一天,就相当于这里的一个大劫,那它那里一个小劫,这里是无法计算的!所以说我们求愿——大心的菩萨求愿,把你品位高升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再看后面的经文是怎么说:【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进入到了上品下生的部分,上品下生的菩萨他的条件又比上品中生的菩萨简单了一些:他不必受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他也不必深解第一义谛的旨趣。也就是说,他不需要受持方等经典,不需要证悟实相、亲见自性弥陀,也不需要深解,只要了解部分的第一义谛的旨趣;他不像上品中生菩萨要在知见上闻熏具足圆满,他这个上品下生的菩萨,并不需要具足圆满,可是他还是要熏习,因为这是菩萨种性该有的基本知见。

可是他需要什么条件?他需要信受因果。也就是说,他得要真实的归依三宝,成就四不坏信,并且他还要——不只是深信因果这个基本资粮的建立——他还要不毁谤大乘法,跟上品中生、上品上生一样,他不毁谤大乘法。因为大乘法是建立一切的万法,一切万法都不离大乘法所说,因为大乘法都是依于法界实相心而说,极乐世界的功德也是依于法界实相心而说。所以说这个三归依的如法受持具足圆满,以及四不坏信的成就是非常的重要。我们知道三归依就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佛就不信受外道天神,归依法就不信受外道所说的法,归依僧就不会礼拜外道的这些天神或传法者。所以说,能够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以后,归依佛就不入地狱,归依法就不入饿鬼,归依僧就不入畜生。因为归依佛、归依法、归位僧以后,你就知道你应该要依佛所开示的圣戒而行,所以自然而然会愿意在佛菩萨及善知识——正法的善知识面前信受佛戒,而不是信受外道的邪戒,譬如有的三昧耶戒、双身法的恶戒,那都是邪戒!而是要信「四不坏信」、诸佛圣戒,就信受佛戒。

可是这时候还要一个很重要的准备资粮,叫什么?就是说虽然他不必胜解第一义谛,可是他要发无上道心,也就是说他要发成佛的愿。因为唯有成佛才是无上道心,成阿罗汉不是无上道心,因为阿罗汉之上还有三明六通、俱解脱的三明六通,所以这个还是有上,只有成佛,无上正等正觉才是无上。所以说这一个上品下生菩萨,他不仅要信受因果、不谤大乘之外,他还要发起无上道心,而不是发起解脱道的成就阿罗汉的出离三界的心。所以说佛菩提道和解脱道是有很多的差别:解脱道只是为了解脱于三界的生死轮回而已,只解脱于烦恼障的现行而已,解脱于三界的见惑、思惑而已;可是佛菩提道不是这样,佛菩提道的内涵非常的多,它不仅解脱三界的生死见思惑,而且它还要解脱于烦恼障的习气种子,一切无量无边的这些上烦恼,而且它还解脱于所知障的随眠——所知障,不知、对于三界一切万法的不知——它还要解脱这个无明,解脱于这个无始无明。唯有成佛才能够究竟解脱于这个无明,所以这才是无上的道心,唯有发起这个成佛之愿才是无上道心。所以我们才要发四弘誓愿,才要持守三聚净戒:「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四弘誓愿;还有三聚净戒——饶益有情戒,然后摄善法戒,摄律仪戒。这些都是为了成佛而准备。所以说,这时候还要将一切的功德回向愿求极乐佛国,这个回向发愿的这个功德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我们平常要养成习惯,就是说我们在平常有所做的少善根福德,就要回向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近的话回向,如果你是想求生极乐佛国,你就要求生极乐佛国。这个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因为唯有你养成这个习惯,你未来生生世世就成为无作的习惯,这个无作的习惯,你就会生生世世常常把你的善净法回向求生极乐佛国,或者求生就佛道。

我们再来看后面的经文怎么说:【彼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并大势至,与诸眷属持金莲华,化作五百化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花,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

我们看到这个部分所说到,上品下生的菩萨乃是西方三圣化作五百化身的 阿弥陀佛来接引此人,而且这五百化身的 阿弥陀佛来接引这一个上品下生的这个菩萨,同时授手,而且同样赞叹这位行者,赞叹的内容是什么?赞叹他有发清净愿——发清净的成佛之愿,发成就无上道心的志愿。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就知道:发愿成佛是非常重要!倒不是有些人小鼻子小眼睛妄自菲薄说:「唉呀!我能够解脱三界生死就好了!」佛来我们这个世界来告诉我们一大事因缘,就是希望每一个众生都能够成就佛道,所以我们自己就应该要发愿成就无上的道心。

而且再来我们看这个上品下生的菩萨,乃是坐着金莲花而往生极乐世界,并且行者一样同前两生的菩萨一样,自己看到自己坐在金莲花上;而且坐上去之后,你可以看到金莲花就这样合起来;然后他就随着这个金莲花,就能够随着 阿弥陀佛这个化佛到了极乐世界七宝池中。所以说我们看到这个差别:上品上生的菩萨是坐金刚台,上品中生的菩萨是坐紫金台,上品下生的菩萨是坐金莲花;而且这上品三生的菩萨都是自己见到自己坐在莲花台上而往生极乐世界的。

我们再来看后面的经文怎么说:【一日一夜莲花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

我们看到了这个上品下生者,他到了极乐世界是怎样?他到了极乐世界,他得要在这个金莲花当中待上极乐世界的一天一夜,也就是说要待上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一个大劫,这样莲花才会开!那开了以后是怎么样啊?开了以后还没有见佛喔,得要在七日之中透过听闻佛法,才能够见佛;听闻佛法见佛以后,他眼睛才开,七日之中才能见佛,有的可能三日、五日最后是七日,而且看到佛的时候还不明了,不会明了,这时候要等到见佛才会明了,所以要七日之后才会明了。

所以这个部分,我们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会在下节课再把这个部分再加以说明。今天这个部分,我们介绍了上品中生的部分以及上品下生的部分,因为时间的关系,欢迎大家来收看这个部分,也谢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今天时间到这里,谢谢大家观赏!

阿弥陀佛!


浏览量 1375次

目录《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

上一集下一集